• 美遭灾俄罗斯得福 中日印竞技太空雄心不减2003-03-12
    美遭灾俄罗斯得福 中日印竞技太空雄心不减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之后,美国、俄罗斯等国正在调整和完善各自的航天计划,世界载人航天将呈现新的特点和格局。  美国 坏事可能变好事  “哥伦比亚号”的灾难将使美国更加重视航天,美国政府官员和航天专家纷纷发表观 点,敦促政府对航天事业投入更多的经费。他们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服役的航天飞机可能不足以承担新任务,研制下一代航天器的任务尤其紧迫;美国总统布什2月4日在悼念航天员的仪式上说,“美国的航天计划仍将继续”;政府追加了近5亿美元航天拨款,并...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之后,美国、俄罗斯等国正在调整和完善各自的航天计划,世界载人航天将呈现新的特点和格局。  美国 坏事可能变好事  “哥伦比亚号”的灾难将使美国更加重视航天,美国政府官员和航天专家纷纷发表观 点,敦促政府对航天事业投入更多的经费。他们认为,从20...
  • 俄罗斯 全力建设空间站2003-03-12
    俄罗斯 全力建设空间站
      编者按:中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正在加紧研制……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长足进展,读者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来信询问相关情况以及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前景,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分别介绍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在载人航天飞行方面的研发成就、经验和教训,以飨读者。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俄罗斯宇航业也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美国宇航局决定在事故原因未查清前取消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计划,建设国际空间站的任务...
      编者按:中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正在加紧研制……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长足进展,读者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来信询问相关情况以及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前景,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分别介绍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在载人航天飞行方面...
  • 哥伦比亚号宇航员曾作最后一搏试图挽救飞船 2003-03-11
    哥伦比亚号宇航员曾作最后一搏试图挽救飞船
      最新调查发现,在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2月1日解体之前,宇航员曾试图将飞机从自动飞行切换为手动控制,但却没有成功,只好和和航天飞机一道在空中化为灰烬。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哥伦比亚”号重新进入大气层的操作通常由电脑控制自动驾驶,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切换成人工控制。调查人员在对飞船同位于新墨西哥州通信中心最后30多秒的联系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在航天飞机解体前几秒,有个宇航员曾切断自动飞行控制,转为人工操作飞行。   据分析,这个人可能是机长里克·赫...
      最新调查发现,在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2月1日解体之前,宇航员曾试图将飞机从自动飞行切换为手动控制,但却没有成功,只好和和航天飞机一道在空中化为灰烬。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哥伦比亚”号重新进入大气层的操作通常由电脑控制自动驾驶,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切换成人工...
  • “空天飞机”取代航天飞机 2003-03-11
    “空天飞机”取代航天飞机
      一些航天专家认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近10年内将无法建成新的航天飞机来取代失事的哥伦比亚号。他们建议,与其继续投资在技术上已显陈旧的航天飞机,不如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航天飞机仍难退休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的一架元老级航天飞机,建于1981年,而航天局下属其余3架航天飞机中最新的也已服役十多年。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存在着严重的老化现象,但余下的航天飞机在未来20年内仍将承担繁重的航天任务。   余下3架航天...
      一些航天专家认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近10年内将无法建成新的航天飞机来取代失事的哥伦比亚号。他们建议,与其继续投资在技术上已显陈旧的航天飞机,不如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航天飞机仍难退休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的一架元老级航天飞机,...
  • “Artemis”欧洲通讯实验卫星重回轨道 2003-03-06
    “Artemis”欧洲通讯实验卫星重回轨道
      经过18个月的努力,在一系列成功的地面遥控操作下,欧洲空间局和欧洲航空航天工业界的专家今年初成功地“挽救”了一颗名为“Artemis”的欧洲通讯实验卫星,迫其改“斜”归正,把这颗因发射故障未能到达预定轨道的卫星“拽”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Artemis是一颗承担卫星与卫星及卫星与地面站间现代通信技术试验研究任务的试验技术卫星,2001年7月12日,由阿里亚娜―5型火箭发射升空。由于发射器的末级系统发生故障,这颗重3.1吨,本应发射到远地点35853公...
      经过18个月的努力,在一系列成功的地面遥控操作下,欧洲空间局和欧洲航空航天工业界的专家今年初成功地“挽救”了一颗名为“Artemis”的欧洲通讯实验卫星,迫其改“斜”归正,把这颗因发射故障未能到达预定轨道的卫星“拽”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Artemis是一颗承担卫...
  • 欧洲首次月球飞行勘测被安排在今年的7月份进行 2003-03-06
    欧洲首次月球飞行勘测被安排在今年的7月份进行
      欧洲首次月球飞行勘测已经安排在今年七月进行。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希望在今年7月15日发射Smart-1空间探测器,但是,到时还要看发射器准备的具体情况。去年12月运载两颗卫星的阿里安火箭发射失败以来,发射月球探测器Smart-1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推迟。  不过阿里安公司似乎从上次事故的调查报告中获得信心。他们认为,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进展看,可以为Smart-1的发射拿出一个暂定的日期。  上述消息对于宇航小组来说令人欣慰,因为在阿里安5号火箭在大西洋上空...
      欧洲首次月球飞行勘测已经安排在今年七月进行。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希望在今年7月15日发射Smart-1空间探测器,但是,到时还要看发射器准备的具体情况。去年12月运载两颗卫星的阿里安火箭发射失败以来,发射月球探测器Smart-1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推迟。  不过阿里安公...
  • 日本计划发射航天器 2009年对金星进行测绘2003-03-05
    日本计划发射航天器 2009年对金星进行测绘
      中新网3月5日电 日本空间与太空航行科学院ISAS宣布计划在2008年发射一颗航天器,在2009年对金星大气层进行测绘,力争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  据中国航天信息中心消息,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这次飞行任务的经理说,这颗重647千克的探测器将围绕300千米乘6000千米的金星椭圆轨道运行,第一次持续对被称做超速旋转的金星多风暴大气层进行测绘。  这颗被称作Planet-C的探测器将携带三架红外线相机,对位于金星8...
      中新网3月5日电 日本空间与太空航行科学院ISAS宣布计划在2008年发射一颗航天器,在2009年对金星大气层进行测绘,力争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  据中国航天信息中心消息,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这次飞行任务的经理说,这颗重64...
  • 华裔宇航员卢杰在美接受训练准备赴太空站2003-03-03
    华裔宇航员卢杰在美接受训练准备赴太空站
      中新网3月3日电 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欧奇夫日前在华盛顿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NASA和它15个国际太空站的伙伴国家同意在4、5月之交发射俄罗斯的联合号宇宙飞船,用来载运换班的宇航员。  据台湾媒体报道称,休斯顿詹森太空中心太空站计划发言人RobNavias日前宣布:目前有4位宇航员正在接受训练,准备搭乘联合号飞往太空站,到时将挑选2人执行任务。据悉,这4人包括华裔卢杰、美国人MichaelFoale及两位俄罗斯人YuriMalenchenko和A...
      中新网3月3日电 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欧奇夫日前在华盛顿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NASA和它15个国际太空站的伙伴国家同意在4、5月之交发射俄罗斯的联合号宇宙飞船,用来载运换班的宇航员。  据台湾媒体报道称,休斯顿詹森太空中心太空站计划发言人RobNavias日前...
  • 探索生命是否存在美国火星探测器将如期飞往火星 2003-02-28
    探索生命是否存在美国火星探测器将如期飞往火星
      新华网洛杉矶2月27日电(记者颜亮)美国宇航局日前表示,“哥伦比亚”号灾难不会影响其新的火星探测计划,两个新型火星探测器不久将如期飞往火星,主要使命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研究全部在位于洛杉矶附近的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完成。实验室负责人说,实验室已经为即将展开的新一轮火星探测准备了3年,总耗资为8亿美元。将要飞往火星的机器人探测车目前已从喷气推进实验室启程,前往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发射中心,预计在5月底到7月间由火箭发射升...
      新华网洛杉矶2月27日电(记者颜亮)美国宇航局日前表示,“哥伦比亚”号灾难不会影响其新的火星探测计划,两个新型火星探测器不久将如期飞往火星,主要使命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研究全部在位于洛杉矶附近的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完成。实验室负...
  • 俄、东欧宇航员共庆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飞机 2003-02-28
    俄、东欧宇航员共庆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飞机
      新华网莫斯科2月27日电(记者魏忠杰)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宇航员27日在莫斯科捷克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共同庆祝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飞行25周年。   1978年3月2日,苏联宇航员亚历山大·古巴廖夫与捷克宇航员弗拉季米尔·列梅克乘坐苏联“联盟-28”载人飞船升空,几天后与苏联“礼炮-6”轨道空间站对接并进入“礼炮-6”轨道空间站,这是国际航天史上第一次由不同国家宇航员联合进行的载人航天飞行。这次太空飞行揭开了苏联国际航天合作的序幕。此后,苏联多次...
      新华网莫斯科2月27日电(记者魏忠杰)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宇航员27日在莫斯科捷克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共同庆祝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飞行25周年。   1978年3月2日,苏联宇航员亚历山大·古巴廖夫与捷克宇航员弗拉季米尔·列梅克乘坐苏联“联盟-28”载人飞船升...
  • 记录“哥伦比亚”号宇航员最后一刻的录像带 2003-02-27
    记录“哥伦比亚”号宇航员最后一刻的录像带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专电(宋建) 据美联社报道,被调查人员认为是记录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宇航员最后一刻的录像带日前在清理残骸的工作中被寻获。   录像带中的图象显示,在航天飞机解体前,宇航员都带着手套,不时地进行一些交谈,但对即将解体的事故似乎没有丝毫的察觉。   美国宇航局专家认为,录像带提供的图象并没有对航天飞机爆炸解体的调查工作带来有价值的情报,只是记录当时宇航员和航天飞机内部的一些情况。宇航局准备在本周将录像带的复制件提供给媒体。   2...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专电(宋建) 据美联社报道,被调查人员认为是记录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宇航员最后一刻的录像带日前在清理残骸的工作中被寻获。   录像带中的图象显示,在航天飞机解体前,宇航员都带着手套,不时地进行一些交谈,但对即将解体的事故似乎没有丝毫的察觉。...
  • 太空轨道飞行器将开启全新航天新时代2003-02-27
    太空轨道飞行器将开启全新航天新时代
      CCTV.com消息(早新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震惊了全世界,也加速了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研制新一代太空飞行器的步伐。科学家们正在设计一种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安全性更高的新一代太空飞行器。不出十年,这种新型太空飞行器很可能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航空新时代。   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坦言,当前人们使用的航天飞机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奇迹。然而,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都有可能酿成航天史上一场灾难。这主要是因为,建立在20世...
      CCTV.com消息(早新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震惊了全世界,也加速了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研制新一代太空飞行器的步伐。科学家们正在设计一种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安全性更高的新一代太空飞行器。不出十年,这种新型太空飞行器很可能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航空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