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Artemis”欧洲通讯实验卫星重回轨道

发布日期:2003年03月06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经过18个月的努力,在一系列成功的地面遥控操作下,欧洲空间局和欧洲航空航天工业界的专家今年初成功地“挽救”了一颗名为“Artemis”的欧洲通讯实验卫星,迫其改“斜”归正,把这颗因发射故障未能到达预定轨道的卫星“拽”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Artemis是一颗承担卫星与卫星及卫星与地面站间现代通信技术试验研究任务的试验技术卫星,2001年7月12日,由阿里亚娜―5型火箭发射升空。由于发射器的末级系统发生故障,这颗重3.1吨,本应发射到远地点35853公里,近地点858公里,倾斜度2度的静地轨道上的卫星,却被错误地送到了远地点为17487公里,近地点590公里,倾斜角度2.94度的轨道上。

  随后的挽救行动从点燃卫星的化学推进发动机开始。科学家首先把已经打开所有太阳板和天线的卫星推至高约31000公里,倾斜度为0.8度的圆形轨道,而后再将修改后的控制指令下载到卫星上,把卫星调整进预定的轨道。这是通信卫星历史上首次实施的一次最大的空间重新编程行动,控制指令的改变达20%。在新指令的控制下,卫星在15微牛顿的推力作用下,以每天15公里的“乌龟爬行”速度慢慢向预定轨道靠拢。2001年12月,卫星即到达预定轨道,今年1月31日,卫星才最终改“斜”归正,面向地球,符合了原定实验任务的要求。

  救援行动中,工程师们不仅动用了卫星上控制卫星轨道高度的化学推进发动机,而且动用了卫星上的4个控制倾斜度的离子推进发动机,控制程序的修改也主要在这个方面。尽管卫星原定10年的寿命可能会因此缩短,但修正成功给科学家以新的启示,一是发现了离子发动机未来的用途,二是发现这些发动机实际上可以使用好几天,而不是原来认为的几分钟,并可在故障发生后多次启动使用。

消息来源:《科技日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