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土星环也有大气层 主要成分是氧气2005-08-19
    科普:土星环也有大气层 主要成分是氧气
    新华网巴黎8月18日电(记者杨骏)通过分析正处于土星上空的美国“卡西尼”号探测器的探测数据,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近日发现,土星环拥有自己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氧气。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18日报道,科学家所发现的这一大气层与土星的大气层不同,它主要由氧分子组成,与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和“木卫三”的大气层很相像。参与有关研究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安德鲁·科茨介绍说,土星环主要由水冰以及星际尘埃和碎片组成。它是一个非常薄的带状群体,只有约1.5公里厚,但直径达...
    新华网巴黎8月18日电(记者杨骏)通过分析正处于土星上空的美国“卡西尼”号探测器的探测数据,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近日发现,土星环拥有自己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氧气。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18日报道,科学家所发现的这一大气层与土星的大气层不同,它主要由氧分子组成,与木星的...
  • 美专家说航天飞机一些“老问题一直没解决”2005-08-18
    美专家说航天飞机一些“老问题一直没解决”
    新华网华盛顿8月17日电(记者曲俊雅)美国有关专家指出,美国宇航局虽然在“哥伦比亚”号事故过去后的两年半中为改善航天飞机安全付出了努力,但一些老问题其实一直没得到解决。负责评估美宇航局航天飞机复飞准备工作专家小组的总结报告于17日公开发表,报告单独附有其中7名成员的少数派意见,包括前航天飞机宇航员、前国会预算办公室主管、火箭工程师等在内的这7名成员提出了上述批评。审议专家小组共有26名成员。在6月底结束审议工作得出的初步结论中,小组指出宇航局没有满足“哥伦...
    新华网华盛顿8月17日电(记者曲俊雅)美国有关专家指出,美国宇航局虽然在“哥伦比亚”号事故过去后的两年半中为改善航天飞机安全付出了努力,但一些老问题其实一直没得到解决。负责评估美宇航局航天飞机复飞准备工作专家小组的总结报告于17日公开发表,报告单独附有其中7名成员的少数...
  • 科普:银河系中心有个大“光柱”2005-08-18
    科普:银河系中心有个大“光柱”
    新华网洛杉矶8月17日电(记者陈勇)借助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我们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长达数万光年、由数千万颗恒星组成的大“光柱”,看上去像是漩涡中明亮的“猫眼”。银河系是由4条大旋臂组成的旋涡星系,形如漩涡。而这个漩涡的中心——“银心”样子如何,天文学界还有争议。以前天文学家认为银心接近椭圆状,但近年来天文观测发现,其他旋涡星系的中心是柱状,这使部分天文学家认为我们银河系的中心也可能是柱状。 不过,由于太阳系以及地球在旋臂上的位置离...
    新华网洛杉矶8月17日电(记者陈勇)借助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我们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长达数万光年、由数千万颗恒星组成的大“光柱”,看上去像是漩涡中明亮的“猫眼”。银河系是由4条大旋臂组成的旋涡星系,形如漩涡。而这个漩涡的中心——“银心”样子如何,...
  • 美成功发射新型火星探测器2005-08-17
    美成功发射新型火星探测器
    [国家航天局网讯] 近日,美国用宇宙神五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成功地发射了名为“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新型火星探测器。8月份正是发射沿着霍曼轨道奔向火星的探测器的绝好机会,美宇航局恰恰抓住这一发射窗口期,把“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送上太空,让其开始火星之旅。  新研制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重量约为2.1吨,长6.5米,耗资超过5亿美元,加上发射和管理费用,此行将花去7.2亿美元。探测器沿着外切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和内切火星绕日...
    [国家航天局网讯] 近日,美国用宇宙神五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成功地发射了名为“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新型火星探测器。8月份正是发射沿着霍曼轨道奔向火星的探测器的绝好机会,美宇航局恰恰抓住这一发射窗口期,把“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送上太空,...
  • 俄罗斯第七届国际航空航天展开幕2005-08-17
    俄罗斯第七届国际航空航天展...
    新华网莫斯科8月16日电 (记者魏忠杰 王作葵 岳连国)为期6天的俄罗斯第七届国际航空航天展16日上午在莫斯科东南郊的茹科夫斯基市拉开帷幕。  俄总统普京乘坐直升机抵达航展现场,并参观了展览。在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展台...
    新华网莫斯科8月16日电 (记者魏忠杰 王作葵 岳连国)为期6天的俄罗斯第七届国际航空航天展16日上午在莫斯科东南郊的茹科夫斯...
  • 俄宇航员打破人类太空停留纪录2005-08-17
    俄宇航员打破人类太空停留纪...
      8月16日,正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打破了他的同胞谢尔盖阿夫杰耶夫创造的747天14小时14分11秒的太空停留纪录,成为累计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人。克里卡列夫是俄罗斯资深宇航员,曾多次在空间...
      8月16日,正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打破了他的同胞谢尔盖阿夫杰耶夫创造的747天14小时14分11秒...
  • 科学家发现地球磁层“微小涡流”2005-08-17
    科学家发现地球磁层“微小涡流”
    新华网巴黎8月16日电(记者杨骏)欧洲航天局科学家日前首次通过欧航局“星簇计划”的4颗卫星,在地球磁层范围发现了微小涡流。这一发现对于揭开太阳风冲破地球磁层进入地球的机制有很大帮助。据欧航局最新公报称,这4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对磁层空间进行大规模观察,以便探测磁层中各种边界层的微观结构,它们此次发现的是直径约100公里的微小涡流。2001年11月20日,这4颗卫星在从地球背后面向太阳的一侧,曾发现磁层顶层有巨大涡流,宽度约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半径的6倍。科学...
    新华网巴黎8月16日电(记者杨骏)欧洲航天局科学家日前首次通过欧航局“星簇计划”的4颗卫星,在地球磁层范围发现了微小涡流。这一发现对于揭开太阳风冲破地球磁层进入地球的机制有很大帮助。据欧航局最新公报称,这4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对磁层空间进行大规模观察,以便探测磁层中各种边...
  • 俄罗斯为美国成功发射“银河-14”通信卫星2005-08-15
    俄罗斯为美国成功发射“银河-14”通信卫星
    新华网莫斯科8月14日电(记者魏忠杰)当地时间14日凌晨,俄航天兵自拜科努尔发射场利用“联盟-FG”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银河-14”通信卫星,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据俄联邦航天署发布的消息,发射于莫斯科时间3时28分(北京时间7时28分)进行,9分钟后卫星与火箭分离并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个半小时后,卫星借助自身动力进入西经125度上空离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银河-14”通信卫星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而成,卫星发射后将由泛美卫星公司使用。卫星...
    新华网莫斯科8月14日电(记者魏忠杰)当地时间14日凌晨,俄航天兵自拜科努尔发射场利用“联盟-FG”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银河-14”通信卫星,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据俄联邦航天署发布的消息,发射于莫斯科时间3时28分(北京时间7时28分)进行,9分钟后卫星与火箭分离并进...
  • 欧洲:太空技术造福于民2005-08-12
    欧洲:太空技术造福于民
    欧洲的航天事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欧洲在航天方面与美俄等太空强国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美国目前在太空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当于欧洲的6倍,仅美国一家在太空技术(包括民用与军用)方面所花的钱就占了全球在该领域花费的80%。面对客观现实,欧洲人在太空技术发展方面走的也是一条“联合之路”。一方面是欧洲航天局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集不同国家的特长,努力形成一种“合力”。另一方面,是航天局与欧盟之间的合作。这几年,欧盟对...
    欧洲的航天事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欧洲在航天方面与美俄等太空强国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美国目前在太空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当于欧洲的6倍,仅美国一家在太空技术(包括民用与军用)方面所花的钱就占了全球在该领域花费的80%。面对...
  • 返回式卫星发射背后的追求与故事2005-08-12
    返回式卫星发射背后的...
      向项目管理要效益 访第21颗返回式卫星总师兼总指挥唐伯昶   第21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是2003年11月以来,新一代返回式卫星两年时间内第4次踏上太空之旅。该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唐伯昶介绍说,新一代返回式卫星与之...
      向项目管理要效益 访第21颗返回式卫星总师兼总指挥唐伯昶   第21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是2003年11月以来,新一代返回式...
  • 世界上最大通讯卫星上天 2005-08-12
    世界上最大通讯卫星上天
      8月11日,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将一颗重达6.5吨的通讯卫星送上天空。这颗泰国私营通讯卫星打破了以往通讯卫星的重量纪录。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巴黎8月11日电 记者 杨骏...
      8月11日,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将一颗重达6.5吨的通讯卫星送上天空。这颗泰国...
  • 美宇航局无法按计划9月发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2005-08-12
    美宇航局无法按计划9月发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美国宇航局8月11日表示,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起飞时出现绝热泡沫材料脱落的情况,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的负责人、太空战项目经理比尔·格斯登美尔建议对燃料箱设计进行修改,因此,宇航局无法按计划在九月份送“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天。 据美联社报道,由于拍摄航天飞机掉落的泡沫和飞机损伤需要严格的照明条件,因此航天飞机为达到预期的目标所选择的最佳发射时间可能在11月份,否则就要等到明年。“发现号”航天飞机7月26日在发射升空两分钟后,外挂燃料箱就脱落了0.45公斤...
    美国宇航局8月11日表示,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起飞时出现绝热泡沫材料脱落的情况,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的负责人、太空战项目经理比尔·格斯登美尔建议对燃料箱设计进行修改,因此,宇航局无法按计划在九月份送“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天。 据美联社报道,由于拍摄航天飞机掉落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