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李斌:倾心打造新动力2006-05-16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李斌:倾心打造新动力
      李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究员。  李斌参与和组织领导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是我国无毒、无污染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被称作绿色环保“中国心”,用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他参与研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涡轮泵联动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曾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李斌本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荣获航天系统最高荣誉奖──航天奖。  2005年12月27日。在冬日和煦的阳光照耀下,被群...
      李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究员。  李斌参与和组织领导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是我国无毒、无污染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被称作绿色环保“中国心”,用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他参与研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涡轮泵联动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曾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李斌本人被陕西...
  •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李斌:倾心打造新动力2006-05-16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李斌:倾心打造新动力
      李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究员。  李斌参与和组织领导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是我国无毒、无污染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被称作绿色环保“中国心”,用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他参与研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涡轮泵联动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曾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李斌本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荣获航天系统最高荣誉奖──航天奖。  2005年12月27日。在冬日和煦的阳光照耀下,被群...
      李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究员。  李斌参与和组织领导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是我国无毒、无污染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被称作绿色环保“中国心”,用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他参与研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涡轮泵联动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曾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李斌本人被陕西...
  • “正军”级型号研制者——李正军2006-05-11
    “正军”级型号研制者——李正军
      他是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的天线专家,一个让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和孙家栋院士多次点将,并被张履谦院士称为“正军”级干部的研究员。  遥感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作为该卫星的天线子系统,从1989年起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始预研攻关,模样、初样和正样的研制共经历了16年的时间。这一天线研制成功,使我国星载SAR天线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同时还跻身了世界先进行列。而带领504所科研人员攻克这项技术高峰的领路...
      他是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的天线专家,一个让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和孙家栋院士多次点将,并被张履谦院士称为“正军”级干部的研究员。  遥感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作为该卫星的天线子系统,从1989年起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始预研攻关,模样、初样和正样的...
  • “正军”级型号研制者——李正军2006-05-11
    “正军”级型号研制者——李正军
      他是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的天线专家,一个让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和孙家栋院士多次点将,并被张履谦院士称为“正军”级干部的研究员。  遥感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作为该卫星的天线子系统,从1989年起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始预研攻关,模样、初样和正样的研制共经历了16年的时间。这一天线研制成功,使我国星载SAR天线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同时还跻身了世界先进行列。而带领504所科研人员攻克这项技术高峰的领路...
      他是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的天线专家,一个让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和孙家栋院士多次点将,并被张履谦院士称为“正军”级干部的研究员。  遥感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作为该卫星的天线子系统,从1989年起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始预研攻关,模样、初样和正样的...
  • 赵政社:视数据为命根的人2006-05-08
    赵政社:视数据为命根的人
      人物档案:  赵政社,男,中共党员,1971年出生。航天165所一室副主任。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165所五室工作。1998年任五室计算机组组长,带领的班组先后被授予所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青年文明号”。2000年先后任该室质量工程师、室副主任。2004年被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授予“青年十杰”称号。最近被国资委党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团陕西省委授予“青年突击手”称号。  憨厚,率真,敬业,诚朴的笑容经常...
      人物档案:  赵政社,男,中共党员,1971年出生。航天165所一室副主任。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165所五室工作。1998年任五室计算机组组长,带领的班组先后被授予所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青年文明号”。2000年先后任该室质量...
  • 赵政社:视数据为命根的人2006-05-08
    赵政社:视数据为命根的人
      人物档案:  赵政社,男,中共党员,1971年出生。航天165所一室副主任。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165所五室工作。1998年任五室计算机组组长,带领的班组先后被授予所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青年文明号”。2000年先后任该室质量工程师、室副主任。2004年被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授予“青年十杰”称号。最近被国资委党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团陕西省委授予“青年突击手”称号。  憨厚,率真,敬业,诚朴的笑容经常...
      人物档案:  赵政社,男,中共党员,1971年出生。航天165所一室副主任。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165所五室工作。1998年任五室计算机组组长,带领的班组先后被授予所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青年文明号”。2000年先后任该室质量...
  • 为发动机助推的人——记“航天技术能手”获得者张华锋2006-03-30
    为发动机助推的人——记“航天技术能手”获得者张华锋
      如果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那么涡轮泵就是发动机的心脏。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泵水力试验室试验组组长、泵试验台台长、试验总指挥,张华锋深知这些关键岗位的重要性,也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在庞大的科研机构中,在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所里,要当好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确是一件不易的事。现代的技术工人,既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无误,才能保证产品...
      如果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那么涡轮泵就是发动机的心脏。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泵水力试验室试验组组长、泵试验台台长、试验总指挥,张华锋深知这些关键岗位的重要性,也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在庞大的...
  • 为发动机助推的人——记“航天技术能手”获得者张华锋2006-03-30
    为发动机助推的人——记“航天技术能手”获得者张华锋
      如果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那么涡轮泵就是发动机的心脏。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泵水力试验室试验组组长、泵试验台台长、试验总指挥,张华锋深知这些关键岗位的重要性,也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在庞大的科研机构中,在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所里,要当好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确是一件不易的事。现代的技术工人,既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无误,才能保证产品...
      如果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那么涡轮泵就是发动机的心脏。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泵水力试验室试验组组长、泵试验台台长、试验总指挥,张华锋深知这些关键岗位的重要性,也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在庞大的...
  • 产品质量的守护者——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许湘君2006-03-30
    产品质量的守护者——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许湘君
      见到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质量标准处处长许湘君,略显倦意的脸上,仍透着喜悦与自信。谈到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殊荣,她说,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质量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唯有尽心竭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这崇高的荣誉。  1993年,在型号研制一线摸爬滚打了6年的许湘君,走上了领导岗位。面对型号质量标准化、可靠性管理、检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全新的工作,她利用在型号研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质量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见到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质量标准处处长许湘君,略显倦意的脸上,仍透着喜悦与自信。谈到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殊荣,她说,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质量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唯有尽心竭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这崇高的荣誉。  1993年,...
  • 产品质量的守护者——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许湘君2006-03-30
    产品质量的守护者——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许湘君
      见到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质量标准处处长许湘君,略显倦意的脸上,仍透着喜悦与自信。谈到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殊荣,她说,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质量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唯有尽心竭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这崇高的荣誉。  1993年,在型号研制一线摸爬滚打了6年的许湘君,走上了领导岗位。面对型号质量标准化、可靠性管理、检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全新的工作,她利用在型号研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质量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见到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质量标准处处长许湘君,略显倦意的脸上,仍透着喜悦与自信。谈到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殊荣,她说,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质量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唯有尽心竭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这崇高的荣誉。  1993年,...
  • 用心血打造神箭腾飞的翅膀——记“全国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张金容2006-03-30
    用心血打造神箭腾飞的翅膀——记“全国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张金容
      人物小传:  张金容,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员。1967年10月出生于湖南,1988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现在的六院11所从事发动机研究及工程设计工作。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11研究所大发动机室副主任兼载人航天工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并在职攻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  张金容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
      人物小传:  张金容,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员。1967年10月出生于湖南,1988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现在的六院11所从事发动机研究及工程设计工作。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11研究所大发...
  • 用心血打造神箭腾飞的翅膀——记“全国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张金容2006-03-30
    用心血打造神箭腾飞的翅膀——记“全国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张金容
      人物小传:  张金容,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员。1967年10月出生于湖南,1988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现在的六院11所从事发动机研究及工程设计工作。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11研究所大发动机室副主任兼载人航天工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并在职攻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  张金容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
      人物小传:  张金容,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员。1967年10月出生于湖南,1988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现在的六院11所从事发动机研究及工程设计工作。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11研究所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