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科普与人物  >  航天人物 > 正文
记科工四院四部戴进泉
发布时间:2006-12-19 分享:

   在航天战线上,活跃着一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老同志、老专家,科工四院四部戴进泉就是其中的一员。

  1963年,戴进泉从北京航空学院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后,来到了当时还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的航天第四总体设计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航天紧紧相连。四十多年里,他留下了一串骄人的足迹:1980年获国防科工委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984年被评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1985年和1991年两度获航天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2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爱国立功标兵,2002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他先后从事过多个型号的结构及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9年,已届退休年龄的他面临着去与留的抉择。因为领导的再三挽留,更因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作为一名返聘人员,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常常与年轻人通宵达旦地熬夜加班。1998年,他参加某型号结构的设计任务,在担任主任设计师的同时还要负责另一工程的设计工作。在工作最忙的两年里,他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确保了设计任务的圆满完成。

  2004年10月,在某型号批抽检靶试任务中,他的腰疼病又犯了。当时为了有效地配合用户方工作,他强忍着疼痛坚持加班,直到顺利完成了靶试任务。从靶试现场回来后,他还没来得及去医院治疗,就马上进行某型号产品的总装工作。当时正值11月末,在遵义地区阴冷潮湿又没有采暖设备的“三线厂”,他的病情急剧恶化。招待所到工作区原本步行只要10分钟,但他却要走半个多小时,剧烈的疼痛使他几乎走几步就得扶着墙休息一会儿,但他从没喊过一句疼,说过一声累。

  作为一名航天人,需要不断的求知、创新和拼搏,更需要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使用计算机后,戴进泉以一种挑战自我、挑战新事物的心态勇敢面对这种转变,不仅很快学会了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还掌握了平面绘图软件CAD的使用方法,彻底告别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在四部实施建设“数字四部,一流总体”的道路上,他甚至走在了一些年轻人的前面,通过自学三维绘图软件PRO/E,登陆使用PDM项目管理系统,完成了某型号的设计工作。这种可贵的求知欲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很难让人把他同一位年近66岁的老人联系起来。

  (转自:中国航天报 作者:张启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