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四名天文学家赴南极建设天文台2016-11-03
    我国四名天文学家赴南极建设天文台
      11月2日,四名天文学家将跟随雪龙号一起奔赴南极,这意味着南极天文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四位天文学家分别是来自国家天文台的马斌和南京天文光学仪器研究所的刘承、卢海平、徐进。他们将在海上漂泊1个月到达南极大陆,再跋涉1000多公里从沿海的中山站到内陆昆仑站,然后还将在昆仑站进行20天的天文研究工作,整个南极之旅长达5个半月。  2005年中国南极内陆科考队首次到达冰穹A,冰穹A被国际天文界广泛预测为是地面天文望远镜最好的台址,具有准空间的天...
      11月2日,四名天文学家将跟随雪龙号一起奔赴南极,这意味着南极天文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四位天文学家分别是来自国家天文台的马斌和南京天文光学仪器研究所的刘承、卢海平、徐进。他们将在海上漂泊1个月到达南极大陆,再跋涉1000多公里从沿海的中山站到内陆昆仑...
  • 焦点科普:太空生活问与答2016-10-21
    焦点科普:太空生活问与答
      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10月19日顺利进驻天宫二号。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如何更舒适?曾在国际空间站驻站的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和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给出了答案。  问:如何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一天,周末能休息吗?  焦立中:正常情况下,每一天的开始是和地面任务控制中心开一个短会。短会主要是讨论当天的活动。每个宇航员随后按照各自的日程安排开始工作,内容包括实验操作、维修维护任务、吃饭、短暂休息以及锻炼。每一天结束时,宇航...
      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10月19日顺利进驻天宫二号。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如何更舒适?曾在国际空间站驻站的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和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给出了答案。  问:如何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一天,周末能休息吗?  焦立中:正常情况...
  • 我国量子卫星在轨测试顺利 11月中旬开始科学实验2016-10-13
    我国量子卫星在轨测试顺利 11月中旬开始科学实验
      10月12日从中科院获悉,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在轨测试,目前状态良好,预计11月中旬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随后卫星将交付使用,正式开始科学实验。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卫星在轨测试包括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测试、天地链路测试三部分,目前卫星平台测试和有效载荷测试已经完成,天地链路测试部分完成。  测试显示,卫星平台方面,电池组状态正常,太阳帆板供电正常;遥控成功率100%;卫星姿控系统运行正常,性能稳定。...
      10月12日从中科院获悉,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在轨测试,目前状态良好,预计11月中旬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随后卫星将交付使用,正式开始科学实验。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卫星在轨测试包括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测试、天地链...
  • 我国运载火箭为什么以“长征”命名2016-10-13
    我国运载火箭为什么以“长征”命名
      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七号,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一次次将中国航天推向新高度,我国运载火箭为什么起名为长征?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漫漫长征路和长征系列火箭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  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不是巧合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载星火箭就是长征一号。长征一号的研制也是一次长征,从1958年开始到1970年发射成功,足足走了12年。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
      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七号,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一次次将中国航天推向新高度,我国运载火箭为什么起名为长征?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漫漫长征路和长征系列火箭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  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不是巧合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载星...
  • 中国科学家解开太阳系外行星轨道之谜2016-10-10
    中国科学家解开太阳系外行星轨道之谜
      10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科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分布规律。  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的天体,地球是太阳系内的行星。行星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承载着人类揭开生命起源和寻找地外文明的希望。以1995年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51Pegb为始,系外行星研究拉开序幕。  截至目前,人类发现并确认的系外行星超过3500颗,其中大部分是近几年由美国开普勒Kepler卫星发现的。不过,开普勒...
      10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科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分布规律。  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的天体,地球是太阳系内的行星。行星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承载着人类揭开生命起源和寻找地外文明的希望。以1995年...
  •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首次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2016-09-26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首次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
      9月23日从云南省第七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现场了解到,为了全面提升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我国首次运用卫星遥感、北斗导航、无人机、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对普查数据进行联网直报。  据介绍,运用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技术和设备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测量,实现了从对人调查转变为对地调查,充分展现了天、地、人一体化的新型调查模式。这无疑是给我们的普查工作插上了翅膀,省时省力。 闫东晖说,遥感调查的成...
      9月23日从云南省第七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现场了解到,为了全面提升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我国首次运用卫星遥感、北斗导航、无人机、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对普查数据进行联网直报。  据介绍,运用卫星遥感、北斗...
  • 遥感监测全方位发力 北京黑臭水体难“隐身”2016-09-26
    遥感监测全方位发力 北京黑臭水体难“隐身”
      自2015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持续开展了黑臭水体遥感监测技术攻关与业务化应用,先后对北京、南京、沈阳、济南等15个城市的黑臭水体进行了遥感监测,成效显著。目前正在将监测范围扩大到全国34个省市、区。  北京61段水体验明正身  从2015年初开始,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就开展了北京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遥感监测工作。  那么,通过卫星遥感监测获得的北京黑臭水体现状如何?黑臭水体主要分布在哪里?基于遥感分析的黑臭水体成因是什么?下...
      自2015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持续开展了黑臭水体遥感监测技术攻关与业务化应用,先后对北京、南京、沈阳、济南等15个城市的黑臭水体进行了遥感监测,成效显著。目前正在将监测范围扩大到全国34个省市、区。  北京61段水体验明正身  从2015年初...
  • 揭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三大杀手锏2016-09-22
    揭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三大杀手锏
      9月15日晚22时许,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天宫二号来到了广袤苍凉的太空,接替它的大姐天宫一号,开始守望神州大地。  这次天宫二号不仅是航天员的太空家园,还作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肩负着许多航天新技术、新产品的验证工作,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天宫二号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以下称五院相关专家接受了采访。  维修像插拔U盘一样便捷  便捷维修,是天宫二号的一大杀手锏。科幻电影里,当一套大型设备发生故障时,科研人员可...
      9月15日晚22时许,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天宫二号来到了广袤苍凉的太空,接替它的大姐天宫一号,开始守望神州大地。  这次天宫二号不仅是航天员的太空家园,还作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肩负着许多航天新技术、新产品的验证工作,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可圈可点之...
  • 日本研究称大地震可能与月球引力有关2016-09-14
    日本研究称大地震可能与月球引力有关
      日本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大地震可能与月球引力有关,震级较高的地震更易在月球引力较强时发生。  东京大学地震物理学教授井出哲等人对20年来全球发生的5.5级以上地震和当时的潮汐情况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12次8.2级以上地震中,有10次是发生在海水高潮前后,也就是月球引力较强时期。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大地震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都显示出这样的关联性。  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月球引力可引起海水水位变化,同样也会对地壳压力产生...
      日本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大地震可能与月球引力有关,震级较高的地震更易在月球引力较强时发生。  东京大学地震物理学教授井出哲等人对20年来全球发生的5.5级以上地震和当时的潮汐情况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12次8.2级以上地震中,有10次是发生...
  • 科学家揭示古怪恒星“海山二”的暴力过去2016-09-14
    科学家揭示古怪恒星“海山二”的暴力过去
      1843年,古怪恒星海山二像超新星一样爆发,但最终成功幸存下来。这使其一下子成为夜晚天空中第二亮的恒星。如今,气体细丝踪迹表明,这颗恒星在此之前可能还经历了两次从未被怀疑过的爆发分别发生在公元1550年和1250年。  即便是在充满了怪异天体的宇宙,海山二也是最奇怪的恒星之一。这个天体距船底座星云7500光年,实际上是两颗在一个5.5年近围轨道上相互绕转的恒星,并且拥有超过太阳500余万倍的复合光亮。  据估测,较小恒星是太阳质量的30-50倍,而较大...
      1843年,古怪恒星海山二像超新星一样爆发,但最终成功幸存下来。这使其一下子成为夜晚天空中第二亮的恒星。如今,气体细丝踪迹表明,这颗恒星在此之前可能还经历了两次从未被怀疑过的爆发分别发生在公元1550年和1250年。  即便是在充满了怪异天体的宇宙,海山二也是最奇怪...
  •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自拍+守护 伴随卫星2016-09-13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自拍+守护 伴随卫星
      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安排了地球科学观测及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及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的十余项高精尖的任务,这些实验有的是在探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有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海洋和大气,有的甚至是在解决将来星际旅行时食物的问题  如何玩转这么多高难度任务并保障它们有序、安全地运行下去呢?代表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承担了天宫二号任务规划、总体管理和技术集成工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大院将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些高...
      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安排了地球科学观测及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及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的十余项高精尖的任务,这些实验有的是在探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有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海洋和大气,有的甚至是在解决将来星际旅行时食物的问题  如何玩转这么多高难度任务并保...
  • 蜻蜓44”开辟星系研究新方向2016-09-05
    蜻蜓44”开辟星系研究新方向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日前发表报告称,已观测到一个有史以来暗物质组成比例最高的星系。其名为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99.99%皆由暗物质组成。这一惊人发现让科学家意识到,当前我们对星系的认识仍如此微不足道,而蜻蜓44星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质量与银河系相近   蜻蜓44星系距离我们3亿光年。从宇宙的尺度上来看,两个星系之间这一距离并非十分遥远,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天文学家一直没能发现这个幽灵,原因就是作为一个星系它实在太暗了...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日前发表报告称,已观测到一个有史以来暗物质组成比例最高的星系。其名为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99.99%皆由暗物质组成。这一惊人发现让科学家意识到,当前我们对星系的认识仍如此微不足道,而蜻蜓44星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