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在太空(上)2008-09-09
    住在太空(上)
      睡眠与观景  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空间飞行时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长短不一,它和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高低相关。轨道高,昼夜周期就长;轨道低,昼夜周期就短。白天时间长,黑夜时间短,90分钟一个昼夜周期,最长的黑夜仅仅是37分钟。飞船由地球阳面进入阴面时,就如同由白天进入黄昏、黑夜一样。美国航天飞机上的一个航天员,曾详细地描述了他在宇宙间飞行中观看过日出日落的壮观:航天飞机速度很快,太阳好像“迅雷”似的一跃而出,落山...
      睡眠与观景  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空间飞行时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长短不一,它和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高低相关。轨道高,昼夜周期就长;轨道低,昼夜周期就短。白天时间长,黑夜时间短,90分钟一个昼夜周期,最长的黑夜仅仅是37分钟。...
  • 住在太空(下)2008-09-09
    住在太空(下)
      锻炼与洗漱   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为提高航天员耐力,曾让航天员穿上80千克重的航天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每天步行30千米。  在长期航天的空间站内,都设有专为航天员体育锻炼的“小型体育场”。设置一些特殊的航天体育器具供航天员使用。这些器具有自行车功量计、微型跑道、弹簧拉力器及负压筒等。  在宇宙中航行的航天员和地球上的人一样,都需要有个人清洁卫生的处理。失重条件下处理清洁卫生及废物非常复杂,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   失重时刷牙,牙膏泡沫很容...
      锻炼与洗漱   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为提高航天员耐力,曾让航天员穿上80千克重的航天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每天步行30千米。  在长期航天的空间站内,都设有专为航天员体育锻炼的“小型体育场”。设置一些特殊的航天体育器具供航天员使用。这些器具有自行车功量计、微型...
  • 人类认识宇宙的里程碑(三)2008-09-08
    人类认识宇宙的里程碑(三)
    银河系是否已经包括了宇宙的全部内容呢?早在赫歇尔尝试确定银河系结构之前,人们就已观测到天空中除恒星外还存在着一些暗弱而又模糊的云雾状天体,取名为星云。比如,1612年德国天文学家马里乌斯率先用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大星云。1750年赖特天才地猜想,这类星云中有一些可能是同银河系相似的巨大恒星系统。1755年德国人康德首次明确提出在银河系外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无数个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或简称星系,甚至确指仙女大星云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是当时人们对星云的精...
    银河系是否已经包括了宇宙的全部内容呢?早在赫歇尔尝试确定银河系结构之前,人们就已观测到天空中除恒星外还存在着一些暗弱而又模糊的云雾状天体,取名为星云。比如,1612年德国天文学家马里乌斯率先用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大星云。1750年赖特天才地猜想,这类星云中有一些可能是同银河...
  • 杀手运载器2008-09-08
    杀手运载器
      2001年7月,据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组织执行主任施奈德透露,从2002年开始,美国国防部以“杀手运载器"概念为基础开始工作,并争取在2005年~2006年在太空进行试验,试验将包括向太空发射一颗“杀手卫星",然后卫星飞向目标弹头并击毁它。在试验中,“杀手运载器"并不驻留在轨道上,根据其概念,它的作用将与在“星球大战"计划中被废弃的“智能卵石"计划一样。“智能卵石"计划是根据防御范围的大小,在轨道上部署多达3600颗或4000颗小型卫星用来攻击和摧毁...
      2001年7月,据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组织执行主任施奈德透露,从2002年开始,美国国防部以“杀手运载器"概念为基础开始工作,并争取在2005年~2006年在太空进行试验,试验将包括向太空发射一颗“杀手卫星",然后卫星飞向目标弹头并击毁它。在试验中,“杀手运载器"...
  • 天基激光武器2008-09-08
    天基激光武器
      1997年10月,美国陆军成功进行了激光照射卫星的试验,随后与洛克希德·马丁、波音、TRW公司签订合同,计划在2005年~2008年试验新型天基激光器,力争在2010年以前部署载有激光器的小卫星,用以致盲和摧毁敌方卫星,或摧毁敌方反卫星武器。
      1997年10月,美国陆军成功进行了激光照射卫星的试验,随后与洛克希德·马丁、波音、TRW公司签订合同,计划在2005年~2008年试验新型天基激光器,力争在2010年以前部署载有激光器的小卫星,用以致盲和摧毁敌方卫星,或摧毁敌方反卫星武器。
  • 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2008-09-08
    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
      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在“空间竞赛”中战胜苏联,自1958年成立航宇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  从“水星”到“阿波罗”计划   “水星”计划是美国1958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鉴于当时与苏联竞争紧迫形势,该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和简单可靠的方式抢先把人送上天。但事实上,当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把航天员加加林送上天成功地完成轨道飞行时,“水星”飞船尚处于无人试验阶段,直到1962...
      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在“空间竞赛”中战胜苏联,自1958年成立航宇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  从“水星”到“阿波罗”计划   “水星”计划是美国1958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鉴于当时与苏联竞争紧迫形势,该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利用...
  • 人类认识宇宙的里程碑(三)2008-09-08
    人类认识宇宙的里程碑(三)
      银河系是否已经包括了宇宙的全部内容呢?  早在赫歇尔尝试确定银河系结构之前,人们就已观测到天空中除恒星外还存在着一些暗弱而又模糊的云雾状天体,取名为“星云”。比如,1612年德国天文学家马里乌斯率先用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大星云。1750年赖特天才地猜想,这类星云中有一些可能是同银河系相似的巨大恒星系统。1755年德国人康德首次明确提出在银河系外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无数个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或简称星系,甚至确指仙女大星云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是当时人...
      银河系是否已经包括了宇宙的全部内容呢?  早在赫歇尔尝试确定银河系结构之前,人们就已观测到天空中除恒星外还存在着一些暗弱而又模糊的云雾状天体,取名为“星云”。比如,1612年德国天文学家马里乌斯率先用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大星云。1750年赖特天才地猜想,这类星云中有一些...
  • 中国的航天发射中心2008-09-08
    中国的航天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是发射航天器的理想场所。   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这里发射了中国第...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是发射航...
  • 太空飞行知识问与答(1)2008-09-08
    太空飞行知识问与答(1)
      以下是一位美国航天局的负责人对一些航天问题的解答。  1. 在失重情况下航天员是否很难进入睡眠状态?  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还是二班制。在国际空间站和大多数航天飞机上,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同时睡觉,他们将睡袋挂在自己喜欢睡的地方,如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当航天员实行倒班工作制时,像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一些航天飞机上,航天员睡在一个小的铺位上,将它关闭后,可以隔绝工作室传来的噪音。开始,航天...
      以下是一位美国航天局的负责人对一些航天问题的解答。  1. 在失重情况下航天员是否很难进入睡眠状态?  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还是二班制。在国际空间站和大多数航天飞机上,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同时睡觉,他们将睡...
  • 科学家有了第三只眼睛 遥感技术为传统考古创新路2008-09-08
    科学家有了第三只眼睛 遥感技术为传统考古创新路
      当最现代的航空遥感技术介入到传统考古领域,很多考古学家忽然感到自己似乎有了“第三只眼睛”,很多以往踏遍铁鞋无觅处的目标,在遥感图片上一目了然,甚至深藏地下或水中的古代遗迹,也难逃“遥感”的透视。  如此奇妙的“眼睛”给我们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奇妙的作用。今天开幕的“第一届全国遥感考古会议”上,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所介绍和展示的许多实例让人们大开眼界:多波段多极化雷达探测古长城的图片上,深埋地下隋长城露出真容;航拍的考古图片里,辽代古城和古代建...
      当最现代的航空遥感技术介入到传统考古领域,很多考古学家忽然感到自己似乎有了“第三只眼睛”,很多以往踏遍铁鞋无觅处的目标,在遥感图片上一目了然,甚至深藏地下或水中的古代遗迹,也难逃“遥感”的透视。  如此奇妙的“眼睛”给我们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奇妙的作用。...
  • 创造奇迹的杰出宇航人物2008-09-08
    创造奇迹的杰出宇航人物
      “火箭之父” 齐奥尔科夫斯基  出生于俄罗斯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883年在《自由空间》论文中便提出了宇宙飞船的运动必须利用喷气推进原理,并画出了飞船的草图。1896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系统地研究喷气飞行器的运动原理,并画出了星际火箭的示意图。1903年,他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深入论证了喷气工具用于星际航行的可行性,从而推导出发射火箭运动必须遵循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他被尊为“火箭之父”。十月革命后,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燃气涡轮发...
      “火箭之父” 齐奥尔科夫斯基  出生于俄罗斯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883年在《自由空间》论文中便提出了宇宙飞船的运动必须利用喷气推进原理,并画出了飞船的草图。1896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系统地研究喷气飞行器的运动原理,并画出了星际火箭的示意图。1903年,他发表了《利用...
  • 日本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2008-09-08
    日本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日本参与了“自由”号国际航天站的建造,负责研制一个日本实验舱。该舱由3部分组成:主加压舱(用于进行实验)、后勤舱(用于储存各种气体、消耗品及实验样品)和暴露平台(借助于一个遥控机械臂进行暴露实验)。目前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已经完成了实验舱大部分初期研究及研制工作。实验舱的工程模型组装于1995年进行,1996年初进行整个系统的测试工作,舱体组件分三次于2000年左右由航天飞机送入轨道。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其他一些日本航天公司,正在为逐步建立起一批载人...
      日本参与了“自由”号国际航天站的建造,负责研制一个日本实验舱。该舱由3部分组成:主加压舱(用于进行实验)、后勤舱(用于储存各种气体、消耗品及实验样品)和暴露平台(借助于一个遥控机械臂进行暴露实验)。目前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已经完成了实验舱大部分初期研究及研制工作。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