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人物  >  航天知识 > 正文

中国“风暴计划”将被纳入国际空间合作计划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12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双星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发射之际,“双星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又提出一个惊人的空间探测计划——“风暴计划”,此计划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空间协调组领导的ILWS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关注,并提出邀请。欲将此计划纳入“人类与日共存”的国际空间合作计划。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日地空间探测计划,目前已有美、欧、俄、日、中等2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计划旨在系统探测从太阳到地球之间的各种空间活动。

  刘振兴院士说,“双星计划”主要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空间风暴探测计划”则大大拓展了探测范围,将对地球的电离层、热层、磁层以及太阳风进行全面探测。“空间风暴探测计划”将由三颗探测卫星完成,其中一颗离地球700公里左右,主要在地球电离层和中高层工作;一颗离地球5万公里左右,最远的一颗则是在离地球15万公里左右的地球磁层以外的太阳风区工作。而且,这三颗卫星将运行在同一个与地球赤道面成65度夹角的轨道面上。因此,只要技术允许,可以“一箭三星”一次性将三颗卫星送抵指定空间位置。刘院士希望能够赶在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即2010年左右发射这三颗卫星。“空间风暴探测计划”中一颗卫星将被发射到距地球远达15万公里的轨道运行,是目前我国卫星离地的最大距离。因此,这将对我国的运载火箭及通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风暴计划”将对我国火箭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计划中的三颗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联锁变化过程,它们将比双星探测范围更广更深入。  此前,中国凭借“双星计划”在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影响,曾受到国际空间局协调组的邀请,参加了一项被称为人类21世纪前20年最大规模的“人类与日共存”(International Living With a Star简称ILWS)国际空间合作计划。此次“风暴计划”的提出更是受到国际空间局的重视,欲将此计划也纳入到“人类与日共存”的国际空间合作计划里 。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日地空间探测计划,目前已有美、欧、俄、日、中等2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计划旨在系统探测从太阳到地球之间的各种空间活动。

【关闭】 【打印】
中国“风暴计划”将被纳入国际空间合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8-09-12   字号:

  “双星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发射之际,“双星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又提出一个惊人的空间探测计划——“风暴计划”,此计划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空间协调组领导的ILWS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关注,并提出邀请。欲将此计划纳入“人类与日共存”的国际空间合作计划。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日地空间探测计划,目前已有美、欧、俄、日、中等2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计划旨在系统探测从太阳到地球之间的各种空间活动。

  刘振兴院士说,“双星计划”主要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空间风暴探测计划”则大大拓展了探测范围,将对地球的电离层、热层、磁层以及太阳风进行全面探测。“空间风暴探测计划”将由三颗探测卫星完成,其中一颗离地球700公里左右,主要在地球电离层和中高层工作;一颗离地球5万公里左右,最远的一颗则是在离地球15万公里左右的地球磁层以外的太阳风区工作。而且,这三颗卫星将运行在同一个与地球赤道面成65度夹角的轨道面上。因此,只要技术允许,可以“一箭三星”一次性将三颗卫星送抵指定空间位置。刘院士希望能够赶在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即2010年左右发射这三颗卫星。“空间风暴探测计划”中一颗卫星将被发射到距地球远达15万公里的轨道运行,是目前我国卫星离地的最大距离。因此,这将对我国的运载火箭及通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风暴计划”将对我国火箭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计划中的三颗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联锁变化过程,它们将比双星探测范围更广更深入。  此前,中国凭借“双星计划”在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影响,曾受到国际空间局协调组的邀请,参加了一项被称为人类21世纪前20年最大规模的“人类与日共存”(International Living With a Star简称ILWS)国际空间合作计划。此次“风暴计划”的提出更是受到国际空间局的重视,欲将此计划也纳入到“人类与日共存”的国际空间合作计划里 。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日地空间探测计划,目前已有美、欧、俄、日、中等2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计划旨在系统探测从太阳到地球之间的各种空间活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