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
即遥远的感知
指的是不直接接触物体
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
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
进行收集、处理
从而实现对地面各种地物
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
对地观测综合技术
通俗点说
就是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获取信息
遥感探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 来一个“爱的抱抱”】
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
电磁波会承载物体的有关信息
【第二步 遥感器“测量”数据】
使用遥感器
接收载有信息的电磁波
得到含有信息的遥感数据
【第三步 “翻译”成能看懂的信息】
遥感数据经过专业科研人员的
处理、反演和解译
得到物体所含的信息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使用现代仪器收集关于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的有关信息,在应用中具有几个典型的优势。
1.观测覆盖范围大
遥感卫星身处太空的“制高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使用敏感器能“看”到一片宽阔的区域。
2.能进行重复连续观测
遥感卫星可以定期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周期性观测,有利于监测目标的变化。
3.数据采集快
遥感卫星可以通过地面站实时或接近实时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对突出事件较为快速的做出反应。
4.数据量大
遥感卫星大范围的观测,可以收集大量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数据,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地质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系列卫星均属于遥感卫星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了解
高分家族七兄弟有何特点吧!
高分一号
高分一号于2013年4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8年寿命高可靠低轨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
高分二号
高分二号于2014年8月1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分三号
高分三号于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显著提升了我国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
高分四号
高分四号于2015年12月2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具备较高空间分辨率、载荷类型多、机动性强、幅宽范围大、成像迅速等特点,可在灾害前期预警、灾时辅助决策等业务开展上提供重要支撑。
高分五号
高分五号于2018年5月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可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中国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
高分六号
高分六号于2018年6月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宽覆盖相结合特点。其图像数据主要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减灾业务领域,兼顾环保、国安和住建等应用需求。
高分七号
高分七号于2019年11月3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它搭载了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突破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
这七颗高分卫星为国家政治、外交、公共安全以及农业、灾害、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持,对保障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设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对地观测强国行列,是建设我国“数字国土”“数字战场”“数字农业”等不可或缺的关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