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森堡政府表示将支持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2016-02-05
    卢森堡政府表示将支持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
      据英国广播公司2月3日报道,卢森堡政府将为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提供支持。  据报道,卢森堡政府将支持有关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的研发工作,并且可能就此向一些公司直接投资。卢森堡还将制定法律框架,从而为以卢森堡为基地的公司开展这项业务提供保障。欧洲航天局前局长多尔丹将为卢森堡政府承担顾问工作。  多尔丹2月3日发表谈话说,开发太空矿业已经不再仅仅是凡尔纳笔下的科学幻想小说的内容,因为在小行星上着陆并取回材料的技术已经基本得到证明。他敦促欧洲企业家向美国的一些开...
      据英国广播公司2月3日报道,卢森堡政府将为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提供支持。  据报道,卢森堡政府将支持有关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的研发工作,并且可能就此向一些公司直接投资。卢森堡还将制定法律框架,从而为以卢森堡为基地的公司开展这项业务提供保障。欧洲航天局前局长多尔丹将为卢森...
  • 日本拟用H3火箭全面取代H2A火箭2016-02-03
    日本拟用H3火箭全面取代H2A火箭
      据日媒报道,三菱重工业公司2月2日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宇宙开发利用工作组会议上透露,由于新一代大型火箭“H3”将于2020年度投入使用,现行的H2A火箭预计将于2023年度停用。  日媒称,负责发射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鹳”号无人货运飞船的H2B火箭将于2019年度完成使命,与H3进行交接。公司希望确定停用时间,从而明确维护制造设备及采购零部件所需的成本。  据悉,该公司将2020及2021年度计划发射的一号和二号H3火箭定位为确认性能的试发射,两次将...
      据日媒报道,三菱重工业公司2月2日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宇宙开发利用工作组会议上透露,由于新一代大型火箭“H3”将于2020年度投入使用,现行的H2A火箭预计将于2023年度停用。  日媒称,负责发射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鹳”号无人货运飞船的H2B火箭将于2019年度...
  • 美深空火箭首次任务将发射“一船13星”2016-02-03
    美深空火箭首次任务将发射“一船13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月2日宣布,为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将在2018年执行首次飞行任务,届时不仅发射“猎户座”飞船,还将发射13颗被称为“立方体卫星”的微型卫星。  “太空发射系统”首次任务将飞到比月球更靠外的一个稳定轨道上,主要目的是测试该火箭与“猎户座”飞船整合后的性能,此次发射的飞船将不载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把一些微型卫星作为次要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之外,同样有助于推进未来人类在深空的探索任务,包括火星旅行的任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月2日宣布,为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将在2018年执行首次飞行任务,届时不仅发射“猎户座”飞船,还将发射13颗被称为“立方体卫星”的微型卫星。  “太空发射系统”首次任务将飞到比月球更靠外的一个稳定轨道上,主要目的是测试...
  • 韩国明年发射实验火箭:第一次自主研发2016-02-02
    韩国明年发射实验火箭:第一次自主研发
      据韩媒报道,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长赵光来近日宣布,韩国计划于明年12月在罗老宇宙中心发射实验用火箭。这次发射的目的是为了对正在开发中的韩国型发射体KSLV-2的75吨级和7吨级发动机进行试验,KSLV-2将用于卫星和探月。    韩国从2010年起开始研发KSLV-2,总投资达到1.957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    KSLV-2是三段式火箭,长47.2米,搭载重量为1500千克。    韩国希望使该发射体具备可将卫星送上距离地面600至8...
      据韩媒报道,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长赵光来近日宣布,韩国计划于明年12月在罗老宇宙中心发射实验用火箭。这次发射的目的是为了对正在开发中的韩国型发射体KSLV-2的75吨级和7吨级发动机进行试验,KSLV-2将用于卫星和探月。    韩国从2010年起开始研发KSLV-...
  • 研究发现地球水资源来自行星“忒伊亚”2016-02-01
    研究发现地球水资源来自行星“忒伊亚”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1月29日,学术权威杂志《科学》刊文称,地球上今天的水资源大多数来自一个名叫忒伊亚的行星。大约45亿年前,忒伊亚和地球相撞,把水资源带了过来。    这场撞击发生于大约45亿年前,当时太阳系的年龄也还不到1亿年,在天文学中可谓相当“年轻”。最新研究发现,这场撞击给地球带来了不少水资源,无疑给人类等地球生命的出现、发展带来福音。    学界公认,正是这场忒伊亚的撞击造就了月球。另外,有学者此前认为,月球主要是由忒伊亚的碎片组成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1月29日,学术权威杂志《科学》刊文称,地球上今天的水资源大多数来自一个名叫忒伊亚的行星。大约45亿年前,忒伊亚和地球相撞,把水资源带了过来。    这场撞击发生于大约45亿年前,当时太阳系的年龄也还不到1亿年,在天文学中可谓相当“年轻”。最...
  • 盘点科技界巨头中的“太空粉”2016-02-01
    盘点科技界巨头中的“太空粉”
      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属下的“蓝色起源”公司继前次成功实现火箭亚轨道回收之后,近日将这枚回收的火箭再次发射并第二次回收成功。在科技界巨头中,“太空粉”不是少数。这些商业巨头为何要将目光盯上太空?在他们的头脑中,太空将如何改变人类?    据报道,杰夫·贝索斯曾预计,未来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居住在太空轨道。正因为如此,贝索斯创办的私人太空公司蓝色起源,计划将携手其它风投公司合伙开发太空飞船,让人类的足迹能够在太空中走的更远。    而在北京...
      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属下的“蓝色起源”公司继前次成功实现火箭亚轨道回收之后,近日将这枚回收的火箭再次发射并第二次回收成功。在科技界巨头中,“太空粉”不是少数。这些商业巨头为何要将目光盯上太空?在他们的头脑中,太空将如何改变人类?    据报道,杰夫·贝索...
  • 冥王星存在大量水冰物质远超出之前的预想2016-02-01
    冥王星存在大量水冰物质远超出之前的预想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观测显示,冥王星表面覆盖大量的水冰物质,远超出之前天文学家的预想。  这一最新观测数据采集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号”探测器,证实冥王星表面存在大量水冰。研究人员将观测数据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数据立方体”,能够真实呈现最新发现。天文学家使用“拉尔夫线性标准成像光谱阵列LEISA”在红外线下进行观测,并建立了伪色彩地图,绘制出冥王星表面水冰浓度状况。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探测器距离冥王星107826公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观测显示,冥王星表面覆盖大量的水冰物质,远超出之前天文学家的预想。  这一最新观测数据采集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号”探测器,证实冥王星表面存在大量水冰。研究人员将观测数据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数据立方体”,能够真实呈现最新发现...
  • 天文学家发现一巨大云团高速回归银河系2016-02-01
    天文学家发现一巨大云团高速回归银河系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一个被称为“史密斯云”的氢云团在“离家出走”约7000万年后,正以每小时近113万公里的高速回归银河系。  “史密斯云”上世纪60年代由一名叫盖尔·史密斯的天文学博士生发现,主要由氢气组成,外形很像彗星,长1.1万光年,宽2500光年。天文学家曾猜测,它可能来自于星际空间或没有恒星的星系,不存在造星的较重元素。  但最新观测发现,“史密斯云”中有硫元素,含量与银河系外层尘埃盘的硫含量相当。这说明,“史密斯云...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一个被称为“史密斯云”的氢云团在“离家出走”约7000万年后,正以每小时近113万公里的高速回归银河系。  “史密斯云”上世纪60年代由一名叫盖尔·史密斯的天文学博士生发现,主要由氢气组成,外形很像彗星,长1.1万光年,...
  • 美航天局联手波音造最大推力火箭目标登陆火星2016-02-01
    美航天局联手波音造最大推力火箭目标登陆火星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月27日报道,在新奥尔良外围占地832公顷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基地米修德装配厂,一座宽达数米、长达200英尺(合60.96米)的巨型金属框架已经竖立起来。  它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波音公司制造的史上推力最大的SLS火箭,初始型号的SLS火箭的推力约为3800吨。SLS载人火箭是阿波罗登月计划进行了近40年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启动的最大规模载人火箭计划。  波音公司负责SLS火箭的核心部分制造,包括对该火箭提供航电系统支持。...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月27日报道,在新奥尔良外围占地832公顷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基地米修德装配厂,一座宽达数米、长达200英尺(合60.96米)的巨型金属框架已经竖立起来。  它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波音公司制造的史上推力最大的SLS火箭,初始型号的SLS火箭...
  • 美国航天局机遇号火星车度过火星上的冬至2016-02-01
    美国航天局机遇号火星车度过火星上的冬至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索漫游者机遇号目前正遭遇火星冬季的侵袭,这台火星车已经连续工作了12年之久。1月2日开始,火星南半球开始逐渐进入冬至,这是机遇号一年中最短、最黑暗的一天。由于机遇号是太阳能火星车,光照对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机遇号需要阳光给电池充电。因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需要在这一天调整机遇号的角度,让电池板收集更多的光照,越多越好。  目前机遇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一些灰尘覆盖,进一步限制了阳光的收集。但科学家们却并不担心,认为...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索漫游者机遇号目前正遭遇火星冬季的侵袭,这台火星车已经连续工作了12年之久。1月2日开始,火星南半球开始逐渐进入冬至,这是机遇号一年中最短、最黑暗的一天。由于机遇号是太阳能火星车,光照对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机遇号需要阳光给电...
  • 中美科学家破解恒星形成“第二春”谜团2016-02-01
    中美科学家破解恒星形成“第二春”谜团
      中美研究人员1月27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证据解释为什么大型星团中存在一些相对“年轻”的恒星。破解恒星形成“第二春”有助于加深天文学界对恒星演化机制的理解。  星团是组成星系的基本单位,由大量恒星组成。一直以来,星团中的恒星被认为由同一片气体云塌缩形成,它们几乎同时诞生并包含相同元素成分,因此星团中所有恒星的年龄应该非常相近,就像“同班同学”。然而,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却与这种理论不完全相符。  由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学...
      中美研究人员1月27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证据解释为什么大型星团中存在一些相对“年轻”的恒星。破解恒星形成“第二春”有助于加深天文学界对恒星演化机制的理解。  星团是组成星系的基本单位,由大量恒星组成。一直以来,星团中的恒星被认为由同一片气体云塌...
  • “挑战者”悲剧30年 太空探索在坎坷中前行2016-01-28
    “挑战者”悲剧30年 太空探索在坎坷中前行
      30年前的今天,1986年1月28日,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殉职。这次事故,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剧。    事后的调查表明,此次事故的根源来自一个不起眼的橡胶部件——“O-ring”(O型环)。由于发射时气温过低,橡胶失去弹性,使得原本应该是密封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最终导致高速飞行的航天飞机在高空解体。    事故还原    挑战者号最初计划于美国...
      30年前的今天,1986年1月28日,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殉职。这次事故,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剧。    事后的调查表明,此次事故的根源来自一个不起眼的橡胶部件——“O-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