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新地平线”探测器走近冥王星2015-01-08
    美国“新地平线”探测器走近冥王星
      经过约9年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将在2015年1月15日来到距地球约47亿千米远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及其卫星,并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据悉,“新地平线”计划总预算额为4.88亿美元,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主负责建造,于2006年1月19日发射。该探测器发射时的质量为453千克,共携带了30千克的科学仪器和77千克的推进剂和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   “新地平线...
      经过约9年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将在2015年1月15日来到距地球约47亿千米远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及其卫星,并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据悉,“新地平线”计划总预算额为4.88亿美元,由美...
  • 国际太空站实验出结果 宇宙实际辐射量或被高估2015-01-06
    国际太空站实验出结果 宇宙实际辐射量或被高估
      据外电2015年1月5日报道,近日国际太空站一项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可能高估了宇宙辐射的剂量,它对航天员的威胁或不如之前想象中危险,未来航天员在舱外逗留的时间可能增加,有助加强探索效率。   国际太空站早前进行实验,使用一个只有头部和身躯的人体模型,上面装有数千个传感器,并附有33块“人体组织”,包括真人骨块,仿真软组织和肺部等器官的形状。人体模型在2004年至2009年间,测量接收到的宇宙辐射剂量。   通过人体模型的测试发现,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站内佩戴...
      据外电2015年1月5日报道,近日国际太空站一项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可能高估了宇宙辐射的剂量,它对航天员的威胁或不如之前想象中危险,未来航天员在舱外逗留的时间可能增加,有助加强探索效率。   国际太空站早前进行实验,使用一个只有头部和身躯的人体模型,上面装有数千个传感...
  • 韩国人造卫星与太空垃圾“擦身而过”2015-01-05
    韩国人造卫星与太空垃圾“擦身而过”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和韩国科学技术院2015年1月4日表示,被预测可能与韩国“科学技术卫星3号”相撞的太空垃圾轨道出现变化,目前已经没有相撞危险。两者“擦身而过”时的最近距离将约为10公里左右。   据报道,美国联合太空作战中心3日晚通报说:“科学技术卫星3号”已脱离了与太空垃圾相撞的危险。这意味着,卫星和太空垃圾之间的距离长于1公里。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进行的有关分析结果显示,“科学技术卫星3号”和太空垃圾可能于当地时间4日晚9时31...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和韩国科学技术院2015年1月4日表示,被预测可能与韩国“科学技术卫星3号”相撞的太空垃圾轨道出现变化,目前已经没有相撞危险。两者“擦身而过”时的最近距离将约为10公里左右。   据报道,美国联合太空作战中心3日晚通报说:“科学技术卫...
  • 俄公司称拟耗资5500亿卢布在月球建基地2015-01-04
    俄公司称拟耗资5500亿卢布在月球建基地
      据外电报道,研制“泰梅尔”超轻型火箭的俄罗斯“LIN Industrial”公司首席设计师亚历山大·伊林近日宣布,该公司将在十年内建立月球基地,该建基地将耗资5500亿卢布约合566亿元人民币。   “LIN Industrial”公司计划在月球南极的Malapert山上部署第一个月球定居点,该处为能直接看见地球的平坦高原,具有很好的通讯条件,也是方便的着陆地点。   伊林指出,在Malapert山上,89%的时间内有阳光照射,黑夜的持续时间一年当中只...
      据外电报道,研制“泰梅尔”超轻型火箭的俄罗斯“LIN Industrial”公司首席设计师亚历山大·伊林近日宣布,该公司将在十年内建立月球基地,该建基地将耗资5500亿卢布约合566亿元人民币。   “LIN Industrial”公司计划在月球南极的Malaper...
  • 太空垃圾接近一韩国卫星 当局正设法避撞2015-01-04
    太空垃圾接近一韩国卫星 当局正设法避撞
      韩国官员2015年1月3日表示,一枚正在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韩国卫星与一个太空垃圾距离接近,当局正在想办法避免卫星与其发生相撞。   美国方面2日说,韩国的“科技3号”卫星不久可能与一枚直径20厘米的太空垃圾相撞。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这枚垃圾是美国和俄罗斯两颗卫星2009年2月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后产生的碎片。   韩国官员称,卫星与太空垃圾4日上午将接近至相距23米,未来创造科学部将在可能发生相撞的“窗口期”通过调整卫星姿势将风险降至最低。“科技3号”卫星...
      韩国官员2015年1月3日表示,一枚正在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韩国卫星与一个太空垃圾距离接近,当局正在想办法避免卫星与其发生相撞。   美国方面2日说,韩国的“科技3号”卫星不久可能与一枚直径20厘米的太空垃圾相撞。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这枚垃圾是美国和俄罗斯两颗卫星200...
  • 美国“黎明”号探测器接近谷神星2014-12-31
    美国“黎明”号探测器接近谷神星
      正当地球上的人们期待进入新的一年,在遥远太空,一枚探测器正期待进入新的世界。美国航空航天局2014年12月29日宣布,2007年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已接近谷神星轨道,有望成为第一个造访太阳系两颗天体的无人探测器。   “黎明”号探测器预计将于2015年3月6日飞抵谷神星。这一探测器于2007年9月发射升空,并在2011年7月进入灶神星轨道,对其展开了14个月的探测,采集了关于灶神星的珍贵数据和图像。   “感谢离子推进器,‘黎明’号可能创造历史...
      正当地球上的人们期待进入新的一年,在遥远太空,一枚探测器正期待进入新的世界。美国航空航天局2014年12月29日宣布,2007年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已接近谷神星轨道,有望成为第一个造访太阳系两颗天体的无人探测器。   “黎明”号探测器预计将于2015年3月6...
  • 科学家发现登陆火星之“捷径”2014-12-26
    科学家发现登陆火星之“捷径”
      据外媒25日报道,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捷径,人类登陆火星将会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   目前前往火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燃料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运行到特定的地点,这样每隔26个月才能飞行一次。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通过“霍曼转移”的方法把探测器发往火星,这种方法用于在两个高度不同的轨道间转移,消耗的能量最小。   但米兰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与美国宇航局的专家爱德华通过数学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新路线,先将宇宙飞船部署...
      据外媒25日报道,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捷径,人类登陆火星将会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   目前前往火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燃料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运行到特定的地点,这样每隔26个月才能飞行一次。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通过“霍曼转移”的方法...
  •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完成对太阳高能X射线的观测2014-12-26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完成对太阳高能X射线的观测
      据外媒2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日前完成了对太阳高能X射线的观测,绘制出了完整的太阳热点图像。   这是首次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核光谱望远镜阵列捕捉到的太阳图像。因为太阳光太过耀眼,其他的望远镜很难完成观测任务,而用于捕捉X射线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则可以做到这一点。   科学家早在7年前就开始考虑运用核光谱望远镜阵列来研究太阳。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可以捕捉到太阳释放出的微弱X射线,这些射线最终以蓝色和绿色线条描绘出来,再加上橙红色的离子和紫...
      据外媒2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日前完成了对太阳高能X射线的观测,绘制出了完整的太阳热点图像。   这是首次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核光谱望远镜阵列捕捉到的太阳图像。因为太阳光太过耀眼,其他的望远镜很难完成观测任务,而用于捕捉X射线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则...
  • 俄罗斯首次成功试射“安加拉”重型运载火箭2014-12-24
    俄罗斯首次成功试射“安加拉”重型运载火箭
      俄罗斯2014年12月23日在位于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首次成功试射了“安加拉”重型运载火箭。   这枚“安加拉-5A”重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的12分钟后,其“微风-M”推进器携带重约2吨的模拟负载与火箭第三级成功分离,随后火箭各级坠入俄科米共和国、托木斯克州和太平洋指定区域,而“微风-M”推进器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将模拟负载送入预定轨道并与之分离。俄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观看了此次试射。   在投入使用前,“安加拉”重型火箭将试射10次,其中前两次试射...
      俄罗斯2014年12月23日在位于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首次成功试射了“安加拉”重型运载火箭。   这枚“安加拉-5A”重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的12分钟后,其“微风-M”推进器携带重约2吨的模拟负载与火箭第三级成功分离,随后火箭各级坠入俄科米共和国、托木斯克州和...
  • “嗅碳”卫星发回首张全球二氧化碳数据图2014-12-22
    “嗅碳”卫星发回首张全球二氧化碳数据图
      据外电报道,“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OCO-2)的科学家们近日公布了来自这颗探测卫星的第一批图像。美国航天局OCO-2卫星项目科学家安玛丽·埃尔德林说:“这次探测行动的结果与带来的希望都相当令人震惊。”  首张全球OCO-2卫星数据图像显示,澳大利亚以北地区、非洲南部和巴西上空二氧化碳浓度最高。OCO-2卫星团队认为,非洲上空二氧化碳浓度高是由热带稀树大草原和森林燃烧造成的。北美、欧洲和中国上空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发电厂燃烧化石燃料...
      据外电报道,“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OCO-2)的科学家们近日公布了来自这颗探测卫星的第一批图像。美国航天局OCO-2卫星项目科学家安玛丽·埃尔德林说:“这次探测行动的结果与带来的希望都相当令人震惊。”  首张全球OCO-2卫星数据图像显示,澳大利亚以北地区、非洲...
  • 2014国际大事件之宇宙航天:“星际穿越”在路上2014-12-22
    2014国际大事件之宇宙航天:“星际穿越”在路上
      从火爆荧屏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到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2014年,“太空”、“宇宙”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娱关键词。在科技领域,2014年的全球航天业也同样亮点频现。  全球航天丰收年竞争与合作并存  “难以置信的是,航天器在成功拍摄月球时也将地球纳入画面,这注定将成为地球和它的天然卫星的标志性影像。”美国知名科普信息网站近日评选年度科技图片时,如是描述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小飞”2014年10月传回的地月合影。  自10月24日发射升空至1...
      从火爆荧屏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到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2014年,“太空”、“宇宙”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娱关键词。在科技领域,2014年的全球航天业也同样亮点频现。  全球航天丰收年竞争与合作并存  “难以置信的是,航天器在成功拍摄月球时也将地球纳入画面,这注...
  • 印度成功发射无人太空舱2014-12-19
    印度成功发射无人太空舱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8日宣布,一枚载有无人太空舱的新式运载火箭当天成功发射。火箭所搭载的无人太空舱在火箭起飞20分钟后成功分离,最终安全降落在孟加拉湾海面。   据了解,这枚最新研制的“GSLV MK-III”型火箭重达630吨,是当天上午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达岛的发射基地升空的。这一太空舱可以搭载2至3名宇航员,印度空间组织称至少还需要7年时间才能利用这一太空舱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印度总理莫迪对此次成功发射火箭表示祝贺。(《人民日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8日宣布,一枚载有无人太空舱的新式运载火箭当天成功发射。火箭所搭载的无人太空舱在火箭起飞20分钟后成功分离,最终安全降落在孟加拉湾海面。   据了解,这枚最新研制的“GSLV MK-III”型火箭重达630吨,是当天上午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