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约9年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将在2015年1月15日来到距地球约47亿千米远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及其卫星,并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据悉,“新地平线”计划总预算额为4.88亿美元,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主负责建造,于2006年1月19日发射。该探测器发射时的质量为453千克,共携带了30千克的科学仪器和77千克的推进剂和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
“新地平线”发射时以5.79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发射13个月后靠近木星,并以木星作为引力跳板进一步提速到7.5万千米/小时飞行。此后,其上的绝大部分仪器都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力,延缓设备老化并降低运营开支。2014年12月7日,美国“新地平线”从休眠中被唤醒,以准备执行探测冥王星的任务。此时,它距离冥王星约有2.6亿千米,距离地球已超过46.6亿千米。
在唤醒后的数周里,“新地平线”的地面团队全面检查、测试了它在飞越冥王星时需用的各种电脑程序,以确保各种系统和科学仪器在2015年1月开始探测冥王星的工作。
按计划,2015年7月“新地平线”将飞越冥王星和卡戎,以探测冥王星大气层发出的紫外线辐射,还将在近红外波长上获取光谱图,以了解冥王星及卡戎表面成分和这些物质的分布及温度。当探测器飞过冥王星阴面时,探测器可继续对冥王星阴面的地表情况进行探测,根据无线电波的折射情况推算出冥王星大气层的温度和密度。冥王星任务结束后,“新地平线”会继续向离地球更远的宇宙空间地方飞,并将在2017至2020年抵达一个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构成的中间环带——柯伊柏带,探测至少两个直径为40至90千米的柯伊伯带天体,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5至10年。(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