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航天大国的太空计划2005-08-12
    主要航天大国的太空计划
    美国:经济与军事实力的体现    美国目前的太空计划主要内容是登月和探索火星。从技术上说,这类太空计划可以带动美国整个航天产业乃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外,军事目的是这类重大航天项目不可缺少的内容。五角大楼每年的军事航天预算,都相当于美国宇航局(NASA)全年预算的一多半。其实,登月和探索火星本身就是军事实力的一种象征。 俄罗斯:集中于商业发射和应用卫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无力支撑苏联时代的航天体系,甚至连正常的航天应用都已经无法维持。2003年年底,...
    美国:经济与军事实力的体现    美国目前的太空计划主要内容是登月和探索火星。从技术上说,这类太空计划可以带动美国整个航天产业乃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外,军事目的是这类重大航天项目不可缺少的内容。五角大楼每年的军事航天预算,都相当于美国宇航局(NASA)全年预算的一多半...
  • 国际空间站:大国合作有困惑2005-08-12
    国际空间站:大国合作有困惑
    国际空间站是以美国为首,包括俄罗斯、欧洲航天局(11个国家)、加拿大、日本和巴西共16个国家参加。国际空间站全部组装完成后,其总质量为470吨,加压舱的总容积908立方米,相当于两架波音747客机的机舱容积之和,原计划能容纳6名航天员在站生活和工作半年,现在减为3人。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估计为1000亿美元。 国际空间站有100多个大型结构件。将这些结构件送上轨道,大约需要45次发射,除美国的航天飞机外,还要用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组...
    国际空间站是以美国为首,包括俄罗斯、欧洲航天局(11个国家)、加拿大、日本和巴西共16个国家参加。国际空间站全部组装完成后,其总质量为470吨,加压舱的总容积908立方米,相当于两架波音747客机的机舱容积之和,原计划能容纳6名航天员在站生活和工作半年,现在减为3人。国...
  • 俄考虑缩减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设2005-08-11
    俄考虑缩减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设
    新华网莫斯科8月10日电 (记者魏忠杰)俄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10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俄联邦航天署考虑缩减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设,今后将只向空间站发送一个实验舱和能源舱。 按照原计划,俄罗斯今后应该向国际空间站发送3个舱段,其中FGB-2多用途实验舱将于2007年发射,2009年向空间站发送能源舱,在2011年再次向空间站发送一个实验舱并完成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设。佩尔米诺夫说,目前情况下俄只能向国际空间站发送前两个舱段,这两个舱段都将在...
    新华网莫斯科8月10日电 (记者魏忠杰)俄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10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俄联邦航天署考虑缩减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设,今后将只向空间站发送一个实验舱和能源舱。 按照原计划,俄罗斯今后应该向国际空间站发送3个舱段,其中FGB-2多用途实验舱将...
  • “信使”飞越地球2005-08-11
    “信使”飞越地球
    2004年8月3日,“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搭乘“德尔塔2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三十年之后,第一个飞往水星的探测器。为了节省飞行过程中使用的能量,跟其它远程探测器一样,“信使”号也将使用行星借力式飞行轨道,发射不久,这颗重达1100公斤的太空船,进入了一条与地球轨道相似的公转轨道之中。  “信使”号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飞过了15亿公里。就在发射整整一年的时候,它第一次接近地球,准备借助地球的引力加快速度,8月3日,它到达...
    2004年8月3日,“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搭乘“德尔塔2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三十年之后,第一个飞往水星的探测器。为了节省飞行过程中使用的能量,跟其它远程探测器一样,“信使”号也将使用行星借力式飞行轨道,发射不久,这颗重达1100公...
  • 巴基斯坦首次成功试射本国研制的巡航导弹2005-08-11
    巴基斯坦首次成功试射本国研制的巡航导弹
    新华网伊斯兰堡8月11日电 (记者荣守俊)巴基斯坦军方11日宣布,巴当天凌晨成功试射一枚可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的“哈特夫-7”巡航导弹。  这是巴首次试射由本国科学家研制的巡航导弹,标志着巴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巡航导弹的国家之一。  巴军方说,这种型号的巡航导弹射程为500公里,其命中精度非常高。  巴总统穆沙拉夫和总理阿齐兹向参与研制这种巡航导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表示祝贺。穆沙拉夫强调,这次巡航导弹成功试射是巴寻求强化其战略力量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
    新华网伊斯兰堡8月11日电 (记者荣守俊)巴基斯坦军方11日宣布,巴当天凌晨成功试射一枚可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的“哈特夫-7”巡航导弹。  这是巴首次试射由本国科学家研制的巡航导弹,标志着巴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巡航导弹的国家之一。  巴军方说,这种型号的巡航导...
  • “发现号”终于安全“回家”2005-08-10
    “发现号”终于安全“回家”
    北京时间8月9日20时12分,一再被推迟返航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从太空归来,安全着陆于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此举虽然结束了航天飞机停飞两年半的历史,但却是最令世人尤其是美国人焦虑不安的一次飞行。  众人揪心事出有因  世人关注“发现”号的返航,实际上从它7月26日发射升空时就开始了,并存在于整个飞行过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一是“发现”号是带有隐患升空的。发射前,负责审议航天飞机复飞准备工作的专家小组6月27日召开最后一次公开会议得出结论说...
    北京时间8月9日20时12分,一再被推迟返航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从太空归来,安全着陆于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此举虽然结束了航天飞机停飞两年半的历史,但却是最令世人尤其是美国人焦虑不安的一次飞行。  众人揪心事出有因  世人关注“发现”号的返航,实际上从它7月26...
  • 载人航天计划及其医学研究(图)2005-08-10
    载人航天计划及其医学...
    航天医学是随着载人航天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下面简要地介绍美国和前苏联及俄罗斯的载人航天计划及有关的医学研究。  苏联俄罗斯的载人航天计划  在载人航天的历程中,很多方面苏联俄罗斯是早于美国的。他们是第一个将人送上太空、进...
    航天医学是随着载人航天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下面简要地介绍美国和前苏联及俄罗斯的载人航天计划及有关的医学研究。  苏联俄罗斯的载人航...
  • “发现”号创造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瞬间”2005-08-10
    “发现”号创造航天史上多个...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李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成功着陆。在这次历时14天的重返太空之旅中,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瞬间。  第一次握手。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54分,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像...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李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成功着陆。在这次历时14天的重返太空之旅中,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多个第...
  • 科技点评:航天飞机老了 让人担惊受怕2005-08-10
    科技点评:航天飞机老了 让...
    航天飞机老了,美国宇航局早已决定在2010年让它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按照人类80岁的寿命作为参照,1981年首次升空的航天飞机目前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无论是谁,一旦步入老年,必然会呈现出老年人的特点,航天飞机也不例外。...
    航天飞机老了,美国宇航局早已决定在2010年让它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按照人类80岁的寿命作为参照,1981年首次升空的航天飞机目前...
  • 新闻分析:“发现”号之旅并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2005-08-10
    新闻分析:“发现”号之旅并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
    新华网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8月9日电新闻分析:“发现”号之旅并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新华社记者陈勇8月9日,经历14天太空之旅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地球上亿万人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而对于美国宇航局来说,航天飞机“复飞之旅”幸运成功,尽管表明了它继续从事载人航天探索的决心和实力,却也暴露出航天飞机的困境并未改善。“发现”号此次任务,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首航。为了让“哥伦比亚”号的悲剧不再重演,美宇航局在两年多里投资...
    新华网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8月9日电新闻分析:“发现”号之旅并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新华社记者陈勇8月9日,经历14天太空之旅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地球上亿万人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而对于美国宇航局来说,航天飞机“复飞之旅”幸运成功,尽管表明了它继续从...
  • 现场目击:"发现"号减速伞像暗夜中绽放的一朵花2005-08-10
    现场目击:"发现"号减速伞...
      新华网卡纳维拉尔角(美国)8月9日电(记者曲俊雅)发现号航天飞机经过曲折的14天太空飞行后,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8时11分22秒在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远在东海岸的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爆发...
      新华网卡纳维拉尔角(美国)8月9日电(记者曲俊雅)发现号航天飞机经过曲折的14天太空飞行后,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8时11分22...
  • “发现”号着陆四步曲2005-08-10
    “发现”号着陆四步曲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发现”号9日成功着陆,其着陆过程主要分成以下四个步骤。步骤一:“发现”号着陆前约1个小时脱离太空轨道,启动发动机使每小时2.9万公里的太空飞行速度降下来。约25分钟后,航天飞机进入地球大气层。当航天飞机高速穿越大气层下降时,它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自由下落、不使用动力的滑翔机。航天飞机严密绝热的机腹将朝向地球,角度为40度。这一角度在航天飞机穿越大气层最厚的部分时至关重要:如果角度太小,航天飞机就会被“弹”回太空,就像“打水漂”时石片在水...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发现”号9日成功着陆,其着陆过程主要分成以下四个步骤。步骤一:“发现”号着陆前约1个小时脱离太空轨道,启动发动机使每小时2.9万公里的太空飞行速度降下来。约25分钟后,航天飞机进入地球大气层。当航天飞机高速穿越大气层下降时,它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