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府关于去年十月质子号火箭爆炸的报告,指责火箭发动机制造厂粗制滥造很可能是造成这一灾祸的原因。该报告的英文翻译版上星期五由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在美国发表。报告说:“引起1999年10月27日质子号发射失败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在该火箭上面级发动机内出现了金属或矿物质的微粒。”这些微粒物质引起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着火并导致爆炸。报告补充说:“造成颗粒物进入发动机的最大的可能是由于1992年和1993年Voronezh 机械制造厂低劣的做工”。去年10月和7月发射失败的两台质子号助推发动机,是1992年和1993年该厂制造的同一批产品。进入发动机的异物经过鉴定认为是石棉纤维碎片、铝颗粒或沙粒。火箭专家,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Charles P. Vick在12月初说,他听说可能是沙子沾污了火箭,引起了发射失败。Vick说:“在火箭发射场就已经有议论说沙子进入了推进剂”。报告排除了火箭燃料和推进剂是潜在的污染源的可能,认为异物是“通过燃料线路下游的启动阀”进入出故障的发动机的。根据俄罗斯调查人员的说法,这意味着异物是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中进入发动机的燃料线路及其相关部件的。1992年到1993年期间,该火箭发动机制造厂生产发动机的数额下降到1986年的19%。结果,工作量下降使得违反装配和生产程序的事件多次发生。调查人员说: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制造过程中对必要条件的忽视”,最终导致了发射失败。调查结果排除了质子号发射现场工作人员的责任,认为所有的倒计时和燃料加注的操作都是按正确步骤进行的。怀疑的对象只有失事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认为90年代初制造的这批火箭发动机有制造上的缺陷。去年7月5日和10月27日发射失败后,官方已经下令对同批次的其他发动机部件进行广泛的点火试验。试验表明,发动机的问题是导致这些灾难的可能原因。这使得1999年末质子号的发射时间表不能实现,甚至质子号能否在2000年恢复发射也成了问题。ILS指出,在对调查报告进行评估并与俄罗斯政府以及制造质子号火箭的Krunichev设计局进行协调之后,将采取亡羊补牢的行动,加速恢复火箭的发射服务。如果火箭可以能在今年春天恢复飞行,质子号的发射时间表,将有望使受到的影响最小。国际空间站的Zvezda服务舱和其它商业载荷与俄罗斯政府的载荷,正等待着火箭清除障碍,早日将其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