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负责人表示,希望启动一项10亿美元的研发计划,在未来5年时间里,研制出核动力火箭和航天器,确保美国航天技术领先地位。 布什总统4日提交的2003年度财政预算案已经列入这一计划。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希望获得4650万美元用于核动力火箭的开发,另外7900万美元用于研发航天器的核动力装置。 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科学部助理主任埃德·韦勒说,核动力火箭的诞生,将使美国航天业摆脱对传统动力火箭的依赖,无异于航天运载和飞行技术的一次“脱胎换骨”。 目前美俄和欧洲航天大国的火箭普遍以液态氢、氧作动力推进剂,以运载能力较大的俄罗斯“能源”号运载火箭为例,箭体高度为60多米,以液态氢、液态氧为推进剂,具有将10吨重卫星送上太空的能力。欧洲阿丽亚娜火箭的设计原理与“能源”号火箭类似,主要使用液体燃料推进器。 近年来,迫于航天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更大承载能力、更高速的火箭成为各航天企业研发重点。现在,阿丽亚娜公司正在开发载重量为12吨的新火箭,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计划发展更大的火箭。 当然,承载能力更大的突破,还在于动力装置的变革。目前航天器的飞行原理是,火箭首先通过液态燃料产生冲力,脱离地球引力。之后,升空的航天器将在浩淼的太空中利用太阳能电力装置获得能量,以维持绕地球飞行或者在太阳系星际间的考察活动。而如果核动力火箭和航天器研制成功,情况将大为改观。据埃德·韦勒设想,核动力火箭能够更快、更精确地将承载物送上预定太空轨道,而核动力航天器的诞生将找到太阳能之外有效的动力,使航天器飞行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到那时候,因为航天器飞行时间太长(17年)而仍未展开探索的冥王星,其路程将因航天器的核动力装置而“缩短”一半。而且届时对火星、土星甚至太阳系外的探索都将更精确,更方便。 也有担心。如果发生故障,核动力装置岂不成了危险的太空核武器? 对此,埃德·韦勒称,为避免上述危险,研制过程中,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将把安全作为要点,要在装置中设计防止核故障危险的功能,尤其要防止核动力火箭在发射时爆炸,因为这无异于一场核灾难,是最为危险的。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