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美航天飞机成功“捕捉”到“哈勃”太空望远镜

发布日期:2002年03月05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6时22分(北京时间1日19时22分)凌晨发射升空后,于3日凌晨“捕捉”到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并成功地将其固定到航天飞机的载货舱内。   美宇航局发布的消息说,经过两天的追踪,“哥伦比亚”号在太平洋上空560多公里处,拉近了与“哈勃”的距离。指挥长斯科特·奥尔特曼和驾驶员杜安·凯里紧接着对航天飞机进行手动控制,使两个航天器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不足10米。随后,女宇航员南希·柯里操作机械臂小心翼翼地“捉”住了“哈勃”。   在太空望远镜被固定到航天飞机载货舱内之后,宇航员们开始操作“哈勃”收缩太阳能电池板。驱动望远镜太阳能电池板收缩的马达,虽然自1993年“哈勃”接受首次“大修”以来,就一直没有再使用过,但此次重新启动性能依然完好,总共花了约1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收缩两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任务。这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将被带回地球。   至此,维修“哈勃”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按计划,“哥伦比亚”号的7名机组人员中,将有两名宇航员于4日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为“哈勃”更换第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之所以太空行走更换电池板,是因为只有在轨道中才能把它调整到最佳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利用效率。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宇航员们还将进行至少4次太空行走,开展其他维修工作。   “哥伦比亚”号的这次维修之旅,在技术上被认为是“哈勃”迄今所接受的四次“大修”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次。在“哥伦比亚”号1日发射升空后不久,控制人员就发现,航天飞机的一套冷却系统中氟利昂冷却剂的流速低于规定水平,这一度让人担心航天飞机可能会提前返回地面。但美宇航局经过研究后认为,该故障不影响“哥伦比亚”号为期11天的正常飞行,最终决定让航天飞机继续按计划完成既定使命。(新华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