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曹丽君)日本天文学家日前利用钱德拉X射线卫星观测到一颗小型褐矮星发射的X射线。因其质量接近于大型行星,所以此项发现为研究褐矮星和大质量行星的演变过程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日本中央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观测到一颗名为TWA5B的褐矮星发射出非常强烈的X射线。其质量不足太阳的五十分之一,但在X射线观测中,它与太阳的明亮度相当。该褐矮星位于长蛇座的TWA5A星系。该星系距离太阳180光年,形成时间距今1200万年左右,属于比较年轻的星系。
该褐矮星与这两颗恒星间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间距离的2.75倍。负责此次研究的天文学家说:“这个距离可以将褐矮星反射恒星的X射线忽略不计,应该断定X射线就是由该褐矮星发出的。”据介绍,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距离恒星如此之近的褐矮星发射出X射线。
研究人员在4月一期的美国《天体物理通讯杂志》上报告了此项观测结果。他们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科学判定褐矮星的标准是质量超过木星的12倍,而TWA5B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15到40倍。因此,此项发现也可能说明大型行星在形成早期也会发射X射线。
褐矮星通常被称为“流产的恒星”。恒星的特点是质量达到引发氢、氦核聚变的水平(木星质量的80倍),而褐矮星的质量一般都达不到这个标准。科学家还希望通过观测X射线活动,更好地了解褐矮星的磁场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