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日本三大航天机构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科学研究所以及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合并,组建成新的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局,这是日本政府为促进日本航天工业合理化所作的努力。但此间人士普遍认为,此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日本航天事业前景不容乐观。日本近几年削减航天事业经费,新机构成立伊始就面临着经费减少的问题。去年,日本政府综合科学会议对科学技术预算支持项目进行分等级评估时,与宇宙航天相关的科学卫星开发和宇宙空间站建设被降为B级。明年的预算等级评估将于本月公布,政府预算估计还要减少100亿日元。为节约经费,新机构准备裁员100多人。近年来,日本航天事业屡屡受挫。由于H2火箭两次发射失败,新型H2A火箭也问题不断,日本航天部门接连失去客户,这就难以消除人们对日本航天技术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开发委员会8月20日制定了宇宙开发长期计划,决定推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除国家财政状况严峻的原因外,委员会承认技术上还存在问题,认为日本“目前还处于获得基础技术的阶段”。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使日本航天事业失去了梦想。中国计划15日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在日本反响很大。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10月7日说,“日本最终被中国超越了”,“从日本载人航天依赖美国的现状看,日本失败了”。
新机构最引人注目的计划是开发运载能力提高一倍的H2A火箭,以向国际空间站顺利运送物资,并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刚上任的日本航空航天局理事长山之内秀一郎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日本大型火箭计划将于10年内开发成功。但该计划并不鼓舞人心。10月7日《读卖新闻》援引一位日本宇宙科学研究专家的话说,“提高火箭的信赖性、降低成本,只不过是改进技术而已,算不上梦想”。日本航天宇宙工业会常务理事田中俊二则对大型火箭开发时间过长持有异议,他认为:“大型H2A火箭的确是打入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必不可少的利器。然而,如果5年内人们对H2A火箭的信任危机不能消除,发射成本不能大幅减少的话,日本将难以夺回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新机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重视与产业界联合。到目前为止,日本宇宙开发多以基础航天科学研究实验和用于学术目的的卫星开发为中心,新机构将更加重视环境监视、互联网络、全球定位系统等对贴近人们生活的技术有帮助的卫星,以培育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航天技术和产业。但《读卖新闻》认为,航天科学技术不易与商业挂构。从原苏联的“和平”号时代,人们就在宇宙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到目前为止,与产业相关的成果并不多见。(新华社记者何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