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登陆失败后,人类对火星的热情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四年后,英国的火星探测器将再登这颗红色的星球。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英国人把登陆火星的时间选在了12月24日平安夜。更令人浮想联翩的是,英国探测器的目标直指火星的水源,而且在它之后数周时间内,还将有两个美国的火星探测器接连在火星表面着陆。如此频密的火星着陆探测堪称史无前例,圣诞新年前后上演的这番“地球人入侵火星”的精彩行动自然令全世界瞩目。
■“人类入侵火星”大戏开锣
用“人类入侵火星”来形容圣诞节和新年前后火星探测器展开的对火星的探测行动非常贴切,因为短短几周时间内,美国和英国的三个火星探测器将全部在火星表面着陆,并立即展开火星揭秘调查:是不是有水?有没有生命迹象?是否真有火星古文明?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活?
拉开这次火星探测序幕的是英国的“猎兔犬2号”探测器。这个外形像碟子,只有锅盖大小的家伙将一头扎到火星赤道稍北的平缓盆地“埃斯迪斯”上。这个盆地坐落在相对年轻的火星北部平原和古老的南部高地之间,如果火星以前有生命,或者现在仍有生命的话,那么这样的盆地地形最有可能成为生命汇聚的宝地。
如果“猎兔犬2号”着陆成功的话,那么几个星期后它就会有两个地球伙伴与它相伴———美国的“精神号”和“机会号”探测器。和“猎兔犬2号”相比,后来的两个地球伙伴个头更大。它们俩将携载两个大小类似于高尔夫球车的机器人。和“猎兔犬2号”只能呆在原地拍照、挖掘、分析火星表面土壤样本不同,它的两个伙伴携载的机器人能自由自在地在火星表面“漫步”,行进的速度和太平洋里的海龟差不多,这样的速度对于探测和考察陌生的星球表面来说正合适,因为如果它们行进的速度跟兔子一样的话,那么就可能漏过许多重要的物证,结果落得空手而归。和“猎兔犬2号”一样,它们的考察重点还是火星表面曾经有过的水到哪里去了?火星表面是否曾经有过辉煌的生命?甚至有过高度发达的文明?
“猎兔犬2号”把登陆这个神秘星球的时间选在了12月24日,也就是平安夜;“精神号”则将于2004年1月3日以120000英里的时速闯入火星的大气层,六分钟后扎向狂风四起,遍布火星岩石、裂缝和其他可怕地形的火星表面;三周后,“机会号”会在火星另一侧着陆,那里的地形要好得多。
■人类逮住了万年难逢的良机
“猎兔犬2号”即使不选择在平安夜着陆,也依然会吸引无数关注的眼球,因为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平民百姓,这颗红色的神秘星球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依人类的眼光来看,今年的火星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而且人类历史上对火星生命有无数的遐想。直到今天,包括许多科学家在内仍然坚信,火星一定有过比现在更加温暖、更加潮湿的过去,正是那个时候,火星有过欣欣向荣的生命。火星上的水乃至生命甚至迄今仍隐藏在火星不深的表层
下或者极地冰盖里。当然,火星探测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就在本月初,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就失败了。这枚1998年发射的探测器在升空后遭遇了一系列的技术和其他问题,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克服存在的障碍而彻底失败。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埃德华·惠勒尔坦率地说:“火星是人类探索太空最诱人最困难的终点。一些从事火星探索的科学家甚至把火星说成是‘死亡之星’,因为人类的火星探测任务每三次中就有两次以失败告终。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只有三次成功———两次是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的‘海盗号’探测器创下的,还有一次是美国的‘寻路者号’探测器创下的。”
人类今年之所以如此频密地进行火星探测,是因为今年和明年恰逢有一个难得的良机———太阳系的行星每两年会在一条线上出现,而今年和明年的这种排列是六万年来的首次,这使得探测器飞往火星的旅途大大缩短。
■英国科学家希望能有重大发现
上周五,设在德国境内的欧洲地面航天控制人员报告说,“猎兔犬2号”已经成功地从它的母船“火星快车”上脱身,直奔火星表面而去。自打“猎兔犬2号”离开母船那刻起,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因为驱动“猎兔犬2号”奔向火星的只有火星的引力,而火星的引力只相当于地球的三分之一,并且“猎兔犬2号”是无法修改自己的航向的。从目前的所有迹象来看,“猎兔犬2号”正向既定的目标前进,没有遭遇意外。当“猎兔犬2号”准备着陆的时候,它会弹出降落伞,施放出气囊,着陆的全景就像是一只怀表打开一样。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它就会自动打开太阳能电池板,随后就开始为期六个月的拍照、挖掘以及分析火星表面空气、土壤和其他物质。
“猎兔犬2号”上所携带的仪器能分析空气中的分子,从而捕捉到生命的迹象;所携载的机器人还能主动捕捉岩石中的碳元素。如果真的探测到碳元素的话,那么就可能意味着火星表面存在过远古的有机物。英国科学家给探测器取名“猎兔犬”显然是对探测器有无限的寄托,因为19世纪30年代正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猎兔犬号”战舰载着达尔文四处考察,结果形成了“进化论”的初步理念。
英国火星探测计划负责人没有透露“猎兔犬2号”项目究竟花了多少钱,但他告诉记者说,这个项目启动资金为2500万美元,加上六年来的通货膨胀和其他增加的预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