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因此载入火星探测的历史。目前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另一种新型火星探测器,有望在火星探测方面迈出更大的一步。新一代探测器叫做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一种适用于所有地形的多用途机器人,由于火星科学实验室仍执行探索任务,因此它将被派往一个最有科学价值的区域,这个区域将根据在它之前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掌握的数据挑选出来。
“火星科学实验室”这个项目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护火星不受污染,这也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计划,火星科学实验室登陆火星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的过去以及这个遥远的世界是否现在可以作为生命的“避难所”。这就意味着探测器一定不能带有任何的地球病菌和微生物。
这也就是说,如果要进入一个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预定区域,那么火星科学实验室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杀菌。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的首席工程师布赖恩.穆尔希德指出:“如果探测器果真在火星的泥洼地带登陆———如果火星上确实存在这种环境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制造’一个陆地细菌可以生长的环境。这会对火星造成污染。”如果是撞击登陆的探测器,那么机器人核动力供应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液态水环境,这对火星冰层而言无疑是场灾难。目前,科学家正在就探测器的杀菌方案进行评估,以期达成共识。
目前,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就火星科学实验室的核电池设计工作展开竞争。穆尔希德说:“我们相信重量大的探测器的机动性会很高。”由于火星科学实验室的轮子直径很大,那么它可以比较容易地操控自己在火星上漫游,同时漫游的距离也更远。穆尔希德还指出,由于火星科学实验室的登陆区域更加准确,那么它有可能在一个相当安全的地方着陆,然后艰苦跋涉,前往更加危险的地区。而其他探测器,由于自身的技术能力所限,它们无法穿越“瓦勒斯水手”这样的峡谷地区,但火星科学实验室就有可能克服这一障碍。(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