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网讯] 据俄《航天世界》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太空小行星研究所专家利季娅·雷赫洛娃近日宣布: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层密度每年增加4%。
太空垃圾是指废弃的各级运载火箭、助推部件、过期卫星及其他存留在轨道上的物体。因为在这些残骸中常含有燃料,并且近地轨道上的太阳风、太阳加热及其他一些作用过程都会影响到它们,所以常会发生爆炸。在爆炸后又会形成许多碎片,这些碎片将来会“铺满”近地轨道,并在地球周围形成一层垃圾层。
据统计,在最近50年间曾记录到182次轨道上的爆炸,其中2次爆炸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生。国际空间站也不能避免在其轨道上与太空垃圾相遇,但是空间站具有避免飞行碎片撞击的特殊防护装置,一旦存在与更大碎片撞击的危险,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专家会使空间站进行专门的机动飞行以躲避碰撞。
目前航天专家已制订出各种防止与太空垃圾相撞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是减少发射航天器数量,另一种方案是设法将太空垃圾引出到“无人居住”的轨道。
现在近地轨道上大约有45万吨太空垃圾,大小从1厘米至10厘米不等,它们对卫星与航天器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一定危险。(周道其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