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引人关注的太空旅游

发布日期:2004年07月06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国家航天局网讯] 6月21日,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研发的太空船一号由一架白色骑士号喷气飞机运载升空后,在14公里的高空被释放,飞船在自身携带的火箭推动下冲出大气层,在太空停留了3分钟,随即平安返回地面。整个过程历时1.5小时,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私人企业进行的载人太空飞行获得成功。令人向往的太空旅游将向普通人敞开大门,并将引起人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

  亚轨道飞行首探太空游

  太空船一号的腾空方法采用了成熟的航空与航天技术,不仅显得简洁巧妙,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它悬挂于白色骑士飞机的腹部,由后者运载升空,既省去了地面发射所使用的火箭,又避免了急速升空所造成的过载。白色骑士的双机身方案旨在确保运送飞船至发射高度的最大效能,飞机起飞约70分钟后抛离飞船,飞船驾驶员迈克尔·梅尔维尔启动固液型火箭,使飞船以垂直地面的方向急速上升。火箭工作约80秒钟,使飞船速度达3倍音速、攀升到约50公里时自动关机。子弹头身形、机翼呈三角形的飞船依靠获得的速度接着向上冲去,直到103公里的高度,刚敲开太空的门扇,旋即下降返回,整个自动飞行的过程轨道是一条抛物线。驾驶员从上升阶段的60公里高度至顶端再到下降阶段的60公里高度可以体验到失重状态的感受。起飞和降落地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一个机场。此举开创了人类用低成本进行亚轨道载人飞行的新纪录。

  整个飞行器由有鳞合成物公司总裁伯特·鲁坦设计,微软公司创办人之一保罗·艾伦出资2000万美元资助研制而成。本身重量将近3吨的太空船一号,机翼后半部和两个尾翼均可向上倾斜90度,以帮助飞船在返回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减速。船内设有3个人的座位,外壳密封,乘客不用穿航天服,上升时最大超重不大于6倍的重力加速度,为身体较为健康的人所能承受。此次试验仅载驾驶员1人,系为探路飞行。

  1995年,美国圣路易斯市的商人彼德·迪亚曼蒂斯筹集资金设立X奖基金,用1000万美元奖励最早进入太空的私人投资制造的载人航天器,有效期为1998年4月至2005年1月。获奖条件是航天器一次可运载3人达到100公里的高度,能在两周内两次进入太空。目前,已有5个国家的20多个小组在竞争X奖,有鳞合成物公司是最有希望的一个。为此,太空船一号在今年下半年至少要进行两次满员载人飞行,且时间要限于14天之内。

  更重要的是,太空船一号满员载人飞行如获成功,将改变太空旅行的商业模式,打破政府对太空观光的垄断,使飞行收费降到10万美元。然后随着其他太空船在2010年的面世,费用还会进一步降低,使普通人也能够埋单上天,到太空一游。当然,身体经不起强化训练者除外。

  富翁级人士的巡天观光

  从专业角度讲,真正的太空旅游,亚轨道飞行还不算数,而是指游客乘坐载人航天器在环绕地球轨道上的巡天观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只有俄罗斯的联盟TM号飞船、美国的航天飞机和16国共建的国际空间站能够开展此项业务。由于空间站不会降落在地面上接送客人,所以要用联盟TM号飞船或航天飞机与其对接和脱离的方法运送和接回游客。

  鉴于自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以来,美国宇航局禁止非职业航天员登记,故而一直不搭载平民客人,没有给愿意出资的个人提供上天遨游的机会。而俄罗斯出于航天经费的紧缺,却将联盟TM号飞船投放观光市场,为私人提供太空旅游服务。具体办法是出资游客在专业航天员的陪同下,搭载飞船升空,待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再进入站内活动,然后进入先前与空间站对接的另一艘飞船,飞离空间站返回地面,每次历时8-10天。条件是游客必须支付2000万美元,身体健康且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显而易见,只有富翁级人士才能承担得起如此昂贵的费用。

  承办这项业务的美国太空历险公司与俄联邦航天局签有一项在2007年前把4位太空游客送上天的协议。直到目前,已有两人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飞天夙愿。他们就是美国人丹尼斯·蒂托和南非人马克·沙图沃斯。蒂托于2001年4月28日至5月6日在太空遨游了8天,其中6天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度过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分别乘坐联盟TM32号和TM31号飞船升空和返回。沙图沃斯于2002年4月25日和5月5日分别乘坐联盟TM34号和TM33号飞船飞往和离开国际空间站,历时10天进行了“天堂”之旅,有8天生活和工作在空间站上。

  前不久,太空历险公司称,美国新泽西州传感器无限公司老板、58岁的科学家格雷格·奥尔森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位付费2000万美元到国际空间站上观光的人。他将在2005年4月乘一艘俄联盟TM号飞船前往那里,并在观光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在8天的飞行中,奥尔森将有6天住在空间站上。届时他将用自己公司的红外相机开展实验,并进行晶体生长研究。奥尔森希望他的这次旅行能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和工程事业。

  以这种方式上天观光的人,都要学习联盟TM号飞船和国际空间站的有关知识,接受专门训练。要完成900小时的训练科目,掌握太空安全飞行的专业技能,通过规定的体能测试。由于人力和物力成本的上升,以往每次飞行2000万美元的价格在今后几年里预计将会上涨。虽然联盟TM号飞船也可单独载人遨游太空,但至今没有向私人开放这类飞行。

  不拘一格的载客航天

  实际上,拟议中的太空旅游,不仅亚轨道飞行除太空船一号外还有多种方案,而且绕地轨道飞行除联盟TM号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外亦有多种方案。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以多种方式进行的载人巡天将展现其美妙的前景。

  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宇航局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联合研制空天飞机,以供太空旅游。该机可载着游客进入绕地轨道飞行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大气层,经滑行并水平着陆。因为这种飞机在大气层中使用吸空气发动机,仅在太空飞行时才使用火箭发动机,不像航天飞机全都使用火箭发动机,故而其乘坐费用大大降低。预计该机投入营运后可能有几百万游客乘其进行太空遨游。

  为了能向客人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美国空间岛集团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环形的并可旋转的太空宾馆以供巡天观光。该馆用12架航天飞机遗弃在太空轨道上的外贮箱建造,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外贮箱是航天飞机最大的部件,用于贮存液氢和液氧推进剂,总长47.1米,直径8.38米,很容易改装成客房。将其对接起来,再通过旋转的离心力产生人工重力,就成为能容纳数百人的太空宾馆。当然,游客的往返仍需其它载人航天器来承担。在宾馆中,居住4至5天,加上往返费用,每人约付2.5万美元。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也提出了用宇宙飞船开展太空旅游的计划。其飞船为圆盘飞碟式,可乘坐5人,重约2至3吨,用H2A火箭发射到500公里高的绕地轨道上飞行1天后,再入大气层,最后打开降落伞返回地面。计划2008年左右开始发射飞船,总开发预算将达9亿美元。一艘飞船至少720万美元,加上发射费用,每位游客的旅费约需630万美元。日本的第二步打算是建造重约800吨的太空宾馆,不过这要等到本世纪中后期才能实现。

  德国人也对建设太空宾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设计的柏林太空宾馆也是环形可旋转的结构,但各处转速不完全一致,因此可产生不同的人工重力。该馆主要借用国际空间站的现成技术,不仅建设计划可较早实现,而且可降低旅居费用。如果客房满员的话,每位游客在宾馆中停留一天的费用约为10万美元。

  空间站和太空宾馆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以国际合作的方式在绕地轨道上建设太空城(或称太空岛)。尽管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向太空移民的,但也是太空旅游的极好载体和场所。不难看出,未来的太空旅游将是绚丽多彩的。(尹怀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