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09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11月2日,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试射了一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准确击中了位于俄远东勘察加半岛库拉实验场上的预定目标,试射获得圆满成功。

      飞行成功率最高的导弹

  作为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的王牌武器,白杨-M是在白杨导弹的基础上应用最新技术成果改进而成的洲际弹道导弹。1985年装备部队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是苏联时期研制生产的,虽然在俄罗斯境内总装,但其惯性制导系统却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生产。这种情况造成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制造和维修白杨导弹方面非常不便。而白杨-M导弹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它是完全在俄境内研制、生产、总装的战略弹道导弹。

  尽管白杨-M导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但起步阶段工作进展不大,苏联解体后几乎处于停顿状态。1993年2月,俄罗斯以总统令形式批准继续进行白杨-M导弹的研制,并计划于1996年开始部署,部署后的代号为SS-27。它由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由伏特金斯基机器制造厂负责总装生产。

  从1984年12月24日到1999年12月14日,白杨-M导弹共进行了七次飞行试验,包括第五次的发射自毁爆炸试验在内,全部试验均获成功。这使它成为美、俄两国战略导弹中在装备前飞行次数最少而成功率最高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其发射方式为地下井发射或公路机动发射。

      白杨-M的先进性能

  白杨-M是一种技术性能先进的陆基战略导弹。其弹长为22.7米,弹体最大直径为1.86米,最大飞行距离为10500公里,推进系统由三级固体火箭加末助推组成,制导系统为计算机控制的惯性制导加星光修正,起飞质量为47.2吨,采用抗核加固型单弹头,投掷质量为1.2吨,弹头威力为55万吨TNT当量,相当于27.5个美军于1945年投放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命中精度的圆概率偏差达350米,使用寿命为15年。

  令俄罗斯骄傲的白杨-M导弹,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弹头具有机动再入能力或特殊飞行弹道,使美国研制和建立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难于拦截。换句话说,它配备了最先进的对付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其技术性能比当前美国陆基战略弹道导弹还要领先一步。国际舆论认为,白杨-M就是俄罗斯为能冲破NMD而研制的一种先进武器。

  白杨-M导弹弹头采用高压气瓶、液压作动筒移动铀238核装置的位置从而改变弹头质心的方法,产生机动飞行的控制力和力矩,实现弹头的位置修正,弹头尾部还装有八个用于调整姿态的径向喷管。同时弹头采用在稠密大气层外进行目标特征匹配的雷达地图匹配制导技术,提高其突防能力,保证其命中精度。弹头还可根据打击反导系统防御能力的强弱,预先装定调整机动范围的机动程序。弹头最大机动范围是以标准弹道为中心、直径为五公里的圆形,能进行侧向和纵向两方面的机动飞行。这种性能使白杨-M导弹具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这种反拦截性能显著增强的导弹,可在接到作战命令五分钟内发射。弹头再入大气层后,可直接飞向袭击目标,也可进行突防机动飞行,绕过对方发射的拦截杀伤器再飞向目标。专家们指出,白杨-M比俄现在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在战斗能力方面高出0.5倍至1倍,在准确程度方面高出1倍至1.5倍。它比正在使用的其它导弹便宜很多,而多项战斗性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增强了俄核遏制力量

  虽然2000年4月26日俄通社—塔斯社报道说,俄国家委员会才批准关于装备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决定,但事实上出于尽快装备部队的需要,在此之前早已开始部署。首批二枚地下井发射型导弹于1997年12月24日在乌拉尔南部的塔吉谢沃导弹基地开始部署,到1998年12月27日该基地已经部署了10枚,组成了导弹团并开始值班。2000年又部署了一个导弹团。2000年12月26日开始部署第三导弹团,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萨托夫地区。根据军方计划,从2001年开始每年为部队装备30枚白杨-M导弹,分布在更多的基地上。

  被俄称为能够冲破任何防御系统的白杨-M导弹,部署在经过改进的SS-18“撒旦”、SS-19“匕首”两种大型战略弹道导弹的地下井内。这两种导弹直径分别为3米和2.5米。为使他们的地下井能安置直径较小的白杨-M导弹,而在井内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提高了井下导弹的生存能力。部署在新型八轴专用车上的白杨-M导弹,可在公路上机动进行发射,其优点是能随时变化发射位置,使作战对方难以确认发射地点,而无法对其实施突然袭击。白杨-M与俄军其它可移动发射的导弹相比,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准确性。

  由于白杨-M不属于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且为单弹头,故不受美俄1993年1月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它的部署,提高了俄军的核遏制力量的装备水平。2000年4月21日,俄联邦安全会议批准了国防基本方针新军事学说,改变了前苏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明确了在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不惜首先使用核武器,其具体体现形式之一就是为军队装备白杨-M导弹。

  据路透社11月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发言人克里·莱纳说,NMD计划在年底前投入运行。凑巧的是,11月2日俄就进行了白杨-M导弹的试射,加之该型导弹具有随时发射的能力,两者有无必然联系,尚待人们思考。

  此次试射,白杨-M导弹射程为8000公里。俄航天兵利用导弹攻击预警系统和其它设备对导弹的飞行进行了全程监控,证明其弹头准确击中了预定目标,导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技术性能。俄军方人士说,试射弹道导弹既是为了检验部队的战备情况和导弹的可靠性,也是为了延长导弹的使用期限。实践结果表明,试射目的已经达到。(尹怀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