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6日,美国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大力神-Ⅰ”进行了首次试射。1962年4月,该型导弹开始装备美空军,在美国内5个弹道导弹共部署54枚,于1966年退役。
与“宇宙神”导弹相比,“大力神-Ⅰ”在各方面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其后续型号也相继发展成运载火箭,在美国的航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大力神-Ⅱ”运载火箭
为满足美国家航空航天局“双子座”计划的需要,洛克希德太空系统公司将“大力神-Ⅱ”型导弹改装成“大力神-Ⅱ”运载火箭。该型火箭于1965年至1966年执行了三次“双子星”发射任务后,随后基本处于“冷冻”状态。
1981年10月,“大力神-Ⅱ”型导弹从空军退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退役导弹中的14枚改装成运载火箭,并从1988年9月起先后成功进行了13次发射。该型火箭最后一次发射在2004年10月18日进行,成功将美国防部的一颗军事气象卫星送入太空,也标志“大力神-Ⅱ”火箭完美地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二、“大力神-Ⅳ”运载火箭
根据1984年10月与美国空军签署的合同,洛克希德太空系统公司开始发展“大力神-Ⅳ”运载火箭。美空军对火箭的要求是能发射大型军用卫星及其他卫星。1986年8月,美国空军正式将新火箭命名为“大力神-Ⅳ”,并采购23枚,后于1988年增加采购11枚,以满足军事卫星发射数量增加的需要。
“大力神-Ⅳ”装备两台可重复使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将2168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或将576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1989年6月14日,“大力神-Ⅳ”首次发射,成功将美空军的国防支援计划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大力神-Ⅳ”火箭的发射失败率约为5%,略高于其他运载火箭,但由于其强大的推进系统,因此常常用于为美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太空探测船。
自2002年起,美国空军开始全面采用效率更高的“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美国家航空航天局也逐步紧随其后,这将使“大力神-Ⅳ”逐步退出执行航天发射任务。(高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