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欧空局打算与俄罗斯合作探测火星

发布日期:2005年07月12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国家航天局网讯] 日前,俄罗斯《消息报》刊登文章指出,由于受美国在冷战时期制定的《国际武器交易规则》的限制,欧洲空间局被迫制定了自己的长期太空研究与开发计划。欧洲空间局官员指出,在太空研究和开发领域,美国宇航局从来没有把欧盟当成真正的参与者。因此欧空局可能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探测火星的技术,而俄罗斯研制的新型载人飞船巨型班机可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

  欧空局的长期太空研究与开发计划是指2003年出台的“曙光”计划,亦称“极光”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环绕地球轨道的航天飞行和利用遥控设备进行的行星探测两大部分内容,其核心是发展适合人类探测太阳系的宇宙飞船。目的是使欧洲在未来人类完成登陆火星任务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按照该计划的安排,欧空局将于2007年前研制成功具有高速再入技术的返回设备。事实上这项任务执行得比较顺利,欧空局已决定于2006年7月后发射第一艘自动无人驾驶货运飞船ATV。该飞船的功用之一,就是能把国际空间站上过期的设备和无法处理的废弃物带回地球。关于遥控设备探测任务,欧空局打算在2009年向火星发射能够进行漫游的着陆器,寻找火星生命迹象,详细探测火星自然环境;在2011年至2013年取回火星样品;在2018年研发验证火星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推进、空中制动和软着陆技术;在2024年通过派人登月来验证太空中的生命支持与居住技术;在2026年让机器人登陆火星,模拟和验证航天员进行同一实践过程的可行性;在2030年至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在提出上述计划线路图时,欧空局就曾说明在实施过程中将考虑国际合作。

  在“曙光”计划亮相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即于2004年1月提出本国的太空计划,打算在2015年至2020年重返月球,2030年后派人登陆火星。为此,美国宇航局拟定了新型载人宇宙飞船CEV方案,并已开始进行研制。随后俄罗斯也抛出了在相应时间利用新研制的载人飞船巨型班机实现登月和登陆火星的计划。美国对俄罗斯的航天技术很感兴趣,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合作,而没有理会欧空局的同样期盼。俄航天局6月21日证实,美宇航局已发来正式信件,邀请俄方参与新一轮的登月计划。这使欧空局感到受到冷落,因此可能绕开美国而和俄罗斯合作探测火星。

  据悉,今年年底欧空局将最终作出在巨型班机基础上研制新的火星探测车的决定。这就是说,欧空局已将与俄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放在了优先地位。一旦实现双方合作,俄罗斯的巨型班机将会被小型化且成为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器使用,欧空局的火星探测车将搭载在它的上面到时候予以释放,然后再以软着陆的方式登临火星表面开始探测工作。由于巨型班机的整体方案中原来就含有火星登陆舱,故而此一技术对欧空局研制火星探测车亦有极大的帮助。如果火星探测车要在采取火星样品后再返回轨道器,其研制过程同样可从巨型班机技术中受到启迪,因为后者原本就包含这项技能。何况在彼此合作过程中,可按各自专长进行分工,既能少走弯路节省成本,又能取长补短保证质量。

  航天界有关人士认为,如果欧空局与俄罗斯在未来火星探测领域能达成合作,双方有望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利用俄“联盟-CT”号运载火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这是基于俄航天局与阿里安航天公司在库鲁共建的“联盟”号火箭发射台将于2008年开始启用和“曙光”计划的线路图要求而作出的科学推断。尽管俄巨型班机将于2010年开始绕地飞行并投入使用,但是让其飞往火星和返回地球还需要进行技术上的改进,携带包括取样返回舱在内的火星探测车应该小型化,并要装载探测火星的科学仪器,加上火星探测车的研制,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实际上是要制造和试验成功一种新型火星探测器。照此看来,假若欧、俄合作成功,该航天器于2011年或2013年进行发射是比较合适的。这两个年段正符合沿霍曼轨道发射火星探测器窗口的需要。果真如此,该探测器将会取回火星样品,把第一份火星物质带回地球,并在探测火星方面获得新的重大进展。(尹怀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