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美刊: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政策不连贯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21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据美国aviationweek网站近日报道] 很难相信,占有着世界航空航天市场最大份额、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制造基地的美国,其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些领域的工业能力的维持,也处于挣扎之中。然而,这不仅是真事,而且情况正在变糟。最大的问题是,那些曾经在历史上鼎力支撑过美国国防战略的技术优势领域所遭受的侵蚀尤为触目惊心。
  
  最近,aviationweek网站报道了国防工业基础(从固体火箭发动机到军事旋翼飞机等)关键部门面临的的挑战,许多曾让美国称雄世界的能力已经变得脆弱。
  
  批评者认为工业基础无需特别照顾,因为合同商一直在创造巨额利润。但是经济健康的工业不一定带来技术上的良好发展。美国得有能力武装自己的军队应对当前战争,但是对战争基础需求的突增不能以重要的特殊的工业基础为代价。
  
  盖茨在4月谈到2010财年预算情况,表示决策制定没有考虑工业基础。为了平衡预算,摆脱老旧思想,这样做是对的;但是考虑到要进行《四年防务评审》,塑造未来美国国防优势时,这样做就不对了。没有工业基础提供所需能力,国防战略价值何在?
  
  而且,不考虑工业基础并不意味着问题可以消失,而是意味着政策无人理睬和不连贯。按照惯例,国防部给予各部门相当大的余地,使其管理采办决策的工业情况。结果却出现许多很不同的方式。海军继续购买小额“三叉戟”,以维持潜射弹道导弹基地的兴旺。空军则在“民兵”-3推进替换计划结束之后,在洲际弹道导弹计划中毫无作为。同样,海军仍在购买F/A-18,而空军则中断与第四代战斗机基地的联系。至于陆军,则继续购买十几年前设计的直升机,与此同时,工业界却濒于失去研发新军事旋翼飞机的能力。
  
  当生产商们竞争生存时,五角大楼会不定期默许保护某一工业能力。允许波音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开发一次性运载火箭就是一例。五角大楼需要保护关键能力时,会显示出有所作为。例如,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的替换工作。
  
  其它能力情况类似,但还不清楚国防部能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它们。美国在建造第五代战斗机,但在未来下一代轰炸机滑过时,它们足以维持低可侦测性技术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吗?五角大楼会任由其隐形技术经验削弱,核三位一体的机载部分变得无用吗?
  
  盖茨批评那些需求蠕变、成本上涨得没有遮拦的项目,还是在理的。有些计划应该取消, 但工业基础的战略指导方法不能被曲解削弱。五角大楼官员们早就说过,他们购买能力不是关注项目,而是给予能力。保护工业基础与支持没落计划不是一回事。一旦某项特殊能力萎缩了,重新复苏很难,且会耗费很长时间。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许红英  曲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