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卫星图像呈现海地地震灾情(图)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18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这张太子港高分辨率图像显示了大范围的受灾情况、垃圾覆盖道路,受灾者遍布街头。这张图像由GeoEye 1卫星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3日上午10时27分于距地423英里的太空拍摄。图中右侧是重灾区。

   [本站2010年1月15日综合报道]  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如此强烈的地震使得现有地图已不能满足需要,为地面救援人员带来额外的困难。地球观测卫星图像能够提供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与基础设施的最新图像,为救援工作助一臂之力。
  
  地震发生后,法国民防机构、加拿大公共安全机构、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预警系统,以及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要求根据“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获取海地的卫星数据。
  
  为了满足海地救援组织的需求,需要提供光学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的极高分辨率图像。通过这个宪章,国际航天领域要求尽快获取卫星成像。目前,已有多种卫星提供了数据,包括日本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的“斯波特”-5(Spot-5),美国WorldView和“快鸟”(QuickBird),加拿大的“雷达星”(RADARSAT-2),欧空局的ERS-2和Envisat。
  
  欧洲“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计划中的“欧洲地震预警”项目(SAFER)与宪章配合,提供专门的能力绘制震区地图。
  
  在“欧洲地震预警”项目框架下,其它用户组织,包括德国民防联邦办公室、灾难援助机构,以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都要求提供地震破坏的成像服务。在“欧洲地震预警”项目与国际公约组织合作基础上,首批太空图像由“欧洲地震预警”计划在24小时内提供。
  
  欧空局与法国空间研究中心联手开展的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于2000年签订。目前有10个合作机构,包括:加拿大航天局(CSA)、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阿根廷航天局(CONAE)、日本宇航探索局(JAXA)、英国国家航天中心/灾难监测星座(BNSC/DMC)、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以及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所有这些机构都承诺允许自由访问其航天资产,支持救援工作。 全球航天机构及私人卫星运营商提供地震灾情图像。(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许红英  陈菲)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