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日本开发人工智能新型运载火箭(一)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10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据日本宇航探索局网站2010年12月底报道]  日本宇航探索局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新型运载火箭“爱普西隆”(Epsilon),预计2013年发射。新火箭将首次采用人工智能,大幅降低成本。通过现有技术与新技术结合,新型火箭将极大地影响航天运输。
  
  1.利用台式计算机控制运载火箭
  
  ·“爱普西隆”火箭简介
  
  “爱普西隆”火箭是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它使用现有的H-IIA固体火箭助推器作为第一级段,M-V运载火箭上面级升级后作为它的第二级段和第三级段。
  
  “爱普西隆”也使用了新型先进技术。如使用人工智能大幅简化发射系统,减少发射中心从事集成和发射前准备工作的人数。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运载火箭,目前机械装置中就常见到自我检测功能。“爱普西隆”将成为首枚使用人工智能的火箭,将自动检查并监视自己的运行情况。这是它与M-V运载火箭主要的不同。
  
  ·开发新技术
  
  “爱普西隆”火箭中意义最重大的研发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检查的能力,使用一台台式计算机实现火箭发射控制(实际上还有两台计算机作为备份)。这就是“移动发射控制”。M-V火箭需要很多设备进行发射前的地面检查,需要大量时间与人力。而且许多元件需要在发射中心一个接一个地手工装配。结果,从第一级火箭安置在发射台到实际发射需要2个月的时间。而“爱普西隆”火箭将自动进行检查,极大减少工作量和人力。此外,为了减少火箭元件的数量,研究人员正在简化火箭的装配工作,以便能够将几近装配好的火箭运往发射中心。这就使得火箭在第一级段安置在发射台后1周内实现发射成为可能。
  
  研究人员还在致力于为推进剂贮箱(即发动机机体)减重。M-V火箭发动机机体使用轻质坚韧的碳纤维制成,使其成为同类火箭中最轻的一型。现在研究人员试图将一种更轻的发动机机体用于“爱普西隆”火箭,并研究如何优化制造流程,使其更加廉价、简化。研究人员转而使用更加坚韧的碳纤维,制造出更轻、更坚固的发动机机体。从而实现以较低价格获得较高性能的结构。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许红英 侯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