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官员表示,由于用于电视和互联网业务的大功率通信卫星的一项关键零部件——Ka波段行波管(traveling wave tube)短缺,受此影响,未来数月的卫星交付速度将明显降低。同时,由于全球只有美国的 L3通信公司和法国的泰雷兹公司两家企业生产该部件,因此这一市场局面无疑将加重行波管的货源紧缺情况。业内人士总结,上述两公司一直存在不能满足大功率 Ka 波段行波管市场需求的情况,而 Ka波段行波管自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较难掌握、大部分生产过程依赖手工制作的情况更加重了市场供给不足的情况。
目前,全球卫星市场经过数年的商业卫星需求增长周期后,已经基本进入了一个市场平稳阶段,但用于宽带互联网、本地电视广播和军事通信的 Ka 波段通信卫星则仍然处于市场的快速增长阶段。
欧洲咨询公司通过调研发现,在全球 40 家卫星运营商中,有 18家在过去18 个月中投资建造了 Ka波段通信卫星,但是卫星建造商均未立即做出响应,其部分原因就是 Ka波段行波管的建造难度问题。
有行业知情人士表示,由于Ka波段行波管的技术独立性,Ku 或C波段行波管的制造人员不可能直接从事Ka波段行波管的制造工作;同时,鉴于 2002 年全球通信卫星需求突然下跌的惨痛经历,这两家Ka波段行波管生产企业又如惊弓之鸟,不敢轻言企业增产。因此,目前的市场局面就是,“一面是卫星运营商和建造项目总承包商大呼 Ka波段卫星市场需求暴增,一面是行波管生产商鉴于增产前景与巨大的增产成本而表现出的畏首畏尾。 ”作为应对手段,各家卫星运营商和卫星建造商均与 L3 通信公司和泰雷兹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固定价格合同,如此,Ka波段行波管的市场价格便不会因为 Ka波段通信卫星需求猛增而被瞬间哄抬。
目前,受此市场供应紧缺状态影响最大的是波音卫星系统国际公司(以下简称“波音公司” )和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以下简称“SS/L”公司) ,两公司均承建有大量 Ka波段通信卫星建造项目。
波音公司总裁斯蒂芬 T·奥尼尔表示: “Ka 波段行波管的供货问题确是影响我公司卫星建造周期的最关键因素,但目前尚未对我公司承建卫星造成影响。 ”他同时表示理解L3 通信公司和泰雷兹公司的处境,并不谴责他们的市场行为。
同时,SS/L公司总裁约翰·切利也承认,行波管的供应问题确实是影响公司的一个大问题。 “除去市场上现有的两家Ka波段行波管制造商外,我还没发现有谁有足够的勇气再成立一家行波管制造企业,因为该类厂房的建造成本确实非常高。同时,现阶段的行波管需求又在猛增。原来,每颗卫星仅需安装 20 到 25 个行波管,而现在每颗卫星基本需要安装 90 到 95 个,有的甚至需要安装 105个。此外,行波管的制造技术要求很高,尤以 Ka 波段行波管为甚。寻找或培训普通卫星行波管的制造人员就已经十分困难,而对于 130 W到 170 W,甚至是 200 W的大功率通信卫星而言,寻找或培训此类人员更是难上加难。 ”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法国与意大利公司首席执行官雷纳尔德·塞兹内克表示,卫星硬件制造企业已经缩短了供货时间并降低开销以求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盈利,因此,如果行波管生产企业在不明未来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就背负巨大的增产成本盲目扩张是十分有风险的。
而 Astrium 卫星公司首席执行官艾维特·杜多克则希望其他国家能够涌现出新的行波管生产商,从而缓解目前的市场紧张状况。
此外,大型卫星运营企业也表示,仅一个行波管问题就可延长卫星的建造周期 3 到 6 个月。而 Ka 波段行波管建造尚属新兴行业,产品的不合格率超过 60%。众所周知,产品不合格率一旦超过 50%就将增加系统的生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