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好奇”号的“激光眼”被修复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7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近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头部一只利用激光工作的“眼睛”在接受了修复自动对焦系统的“小手术”后成功恢复正常,而且“眼神”变得更犀利了。

  据了解,这个名为“化学与摄像机仪”的仪器通过发射激光破碎火星的岩石或土壤,进而拍照来分析目标的化学成分,堪称“好奇”号的“激光眼”。但去年11月,该仪器用于发射测距对焦激光的小型激光器坏了,此后便无法自动对焦。
      
  该“激光眼”首席科学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罗格·威恩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没有了激光测距后,“化学与摄像机仪”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失明。
      
  自“失明”以来,该“激光眼”的对焦工作从自动改成人工,每次拍摄不同焦距的9幅照片,然后传回地球由地面人员从中选择一个最佳距离再进行作业。按威恩斯的话说,“费时又费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威恩斯等人开发出一个只有40kb(千字节)大小的新软件,也是每次拍9幅照片,但由该软件自动分析、挑选最佳焦距。
  
  这个软件已于近期上传至“激光眼”上并成功安装,测试显示它修复了“激光眼”的“视力”。“安装这个新软件后,我们实际上将会有更高质量的照片,”威恩斯说。
  
  据了解,“好奇”号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登陆火星,去年抵达其主要探索目标——位于火星盖尔陨坑中心位置高约5公里的夏普山,目前仍在登山,以研究夏普山的岩石,从中解读火星气候以及地表环境的变化历史。来源: 新华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