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国际航天 > 正文

欧洲发布首个天体生物学路线图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5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据欧洲科学基金会网站报道,欧洲天体生物学第一个科学路线图《AstRoMap欧洲天体生物学路线图》于3月21日发布。

  《AstRoMap欧洲天体生物学路线图》是欧洲“天体生物学绘图”(AstRoMap)项目(2013-2015年)的研究成果,对欧洲天体生物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项目由欧盟委员会资助。该路线图的19位作者根据AstRoMap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在2013和2014年召开的四次学科研讨会的相关研讨结果撰写了研究路线图。

  《AstRoMap欧洲天体生物学路线图》认为,广义的天体生物学被理解为研究在宇宙演化背景中的生命起源、进化和分布,包括在太阳系和太阳系之外的可居住性研究。虽然该路线图涉及地外生命的研究,但其主题也与地球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相关。该路线图确定了5个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1:行星系统的起源与演化;
  研究主题2:有机物在太空中的起源;
  研究主题3:岩石-水-碳的相互作用,地球上的有机合成和生命的步骤;
  研究主题4:生命和可居住性;
  研究主题5:作为促进生命探测的生物特征。  
 
  同时路线图建议,欧洲天体生物学平台(或机构)应设立精简的科学研究模式,进行最大限度的跨学科协作,优化基础设施的使用与开发。

  AstRoMap项目是由位于西班牙的天体生物学中心负责协调,由欧盟委员会根据赠款协议313102支持的协调行动。该项目解决的问题包括提高欧洲和欧洲以外天体生物学科学领域的认知;为科学界提供新的网络工具和机会;并确定未来科学优先权并将其整合成为一个研究路线图。

  AstRoMap项目的合作伙伴包括位于西班牙的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的天体生物学中心(INTA-CAB)、位于法国的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比利时用户支持和运营中心(B-USOC)、位于意大利的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和欧洲天体生物学网络协会(EANA)。  
 
  据介绍,ESF成立于1974年,其目的是为成员组织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推进欧洲合作研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目前,ESF可以为科学界和学术界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如行业评审、评估、职业跟踪工具、研讨会、实施新的研究支持机制、主持高水平专家委员会,服务以支持和推动未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欧洲研究领域为目标。目前,ESF拥有来自11个国家的13个成员组织。(译文: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李虹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