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05日 来源 : 国新办官方网站、人民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


  发布会介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


  北斗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打破惯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技术超过70%


  发布会介绍,在配置上尽量进行前瞻性的规划,采用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北斗系统的新技术甚至超过70%。


  北斗工程初期为解决地面覆盖问题,工作人员提出了“相控阵”星间链路方案,这是国际上从来没有过的技术,把整个卫星连成很大的网,国内测站可以实现全部卫星的测控,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


  卫星发射上天以后硬件没有办法更改了,通过在轨赋能技术解决后面问题。这种能力在卫星上叫做“软件重构和在轨赋能”,当卫星有了这种能力之后,卫星在发射上天后就可以完成性能、能力的持续改进。


  厘米级定位!北斗有望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网络


  发布会介绍,北斗即将要建设一个天基的低轨星座系统,有望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的网络,全世界都会享受到北斗的厘米级定位服务。


  未来,中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PNT体系)就是以卫星导航作为核心和基础,把现在认知里的各种各样技术融合在一起,让它更安全、更高性能、更可靠。


  北斗已与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签署兼容协议


  发布会介绍,北斗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无论和GPS、GLONASS、GALILEO,都有双方兼容互操作政府间协议或合作备忘录的签署


  北斗系统从建设之初,一直把向全球提供更好服务作为追求目标,兼容互操作是卫星导航系统之间非常重要的合作内容,解决北斗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之间在信号层面互不干扰,并且要实现“1+1>2”的应用效益。


  服务上亿用户,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会介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北斗三号2009年11月启动建设,10余年来,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建成即开通、开通即服务。


  北斗+5G会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布会介绍,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天然融合性。随着5G的到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时代,我们也特别希望北斗和5G、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等融合,一定会催生出新兴产业、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国内企业正在致力于把北斗高精度应用和5G融合,在自动驾驶、互联网汽车方面做很多创新应用。当然,互联网汽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无人化、智能化一定是北斗+5G带来的新变化。

【关闭】 【打印】
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0-08-05 来源: 国新办官方网站、人民网  字号:

  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


  发布会介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


  北斗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打破惯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技术超过70%


  发布会介绍,在配置上尽量进行前瞻性的规划,采用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北斗系统的新技术甚至超过70%。


  北斗工程初期为解决地面覆盖问题,工作人员提出了“相控阵”星间链路方案,这是国际上从来没有过的技术,把整个卫星连成很大的网,国内测站可以实现全部卫星的测控,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


  卫星发射上天以后硬件没有办法更改了,通过在轨赋能技术解决后面问题。这种能力在卫星上叫做“软件重构和在轨赋能”,当卫星有了这种能力之后,卫星在发射上天后就可以完成性能、能力的持续改进。


  厘米级定位!北斗有望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网络


  发布会介绍,北斗即将要建设一个天基的低轨星座系统,有望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的网络,全世界都会享受到北斗的厘米级定位服务。


  未来,中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PNT体系)就是以卫星导航作为核心和基础,把现在认知里的各种各样技术融合在一起,让它更安全、更高性能、更可靠。


  北斗已与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签署兼容协议


  发布会介绍,北斗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无论和GPS、GLONASS、GALILEO,都有双方兼容互操作政府间协议或合作备忘录的签署


  北斗系统从建设之初,一直把向全球提供更好服务作为追求目标,兼容互操作是卫星导航系统之间非常重要的合作内容,解决北斗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之间在信号层面互不干扰,并且要实现“1+1>2”的应用效益。


  服务上亿用户,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会介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北斗三号2009年11月启动建设,10余年来,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建成即开通、开通即服务。


  北斗+5G会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布会介绍,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天然融合性。随着5G的到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时代,我们也特别希望北斗和5G、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等融合,一定会催生出新兴产业、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国内企业正在致力于把北斗高精度应用和5G融合,在自动驾驶、互联网汽车方面做很多创新应用。当然,互联网汽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无人化、智能化一定是北斗+5G带来的新变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