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将于4月升空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0日 来源 : 新华社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记者2月1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获悉,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将于2017年4月由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送入轨道。这颗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以上,比以前有十倍左右的提升。


  重达4.6吨的实践十三号卫星,是验证东方红三号B平台和载荷新技术的高轨道试验卫星。它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信息传送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卫星通量的提升,将来能同时传送几十部4K超高清电视节目,帮人们在飞机、高铁上流畅接入互联网。


  据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首次在高轨道上应用激光通信技术,首次在15年长寿命的通信卫星上大量使用国产载荷设备,首次在我国卫星上使用电推进技术,推进效率比常规化学推进提升十倍以上。


  目前实践十三号卫星已顺利出厂并运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完成在轨技术试验验证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16号卫星。

【关闭】 【打印】
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将于4月升空
发布时间:2017-02-2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记者2月1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获悉,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将于2017年4月由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送入轨道。这颗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以上,比以前有十倍左右的提升。


  重达4.6吨的实践十三号卫星,是验证东方红三号B平台和载荷新技术的高轨道试验卫星。它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信息传送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卫星通量的提升,将来能同时传送几十部4K超高清电视节目,帮人们在飞机、高铁上流畅接入互联网。


  据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首次在高轨道上应用激光通信技术,首次在15年长寿命的通信卫星上大量使用国产载荷设备,首次在我国卫星上使用电推进技术,推进效率比常规化学推进提升十倍以上。


  目前实践十三号卫星已顺利出厂并运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完成在轨技术试验验证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16号卫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