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空间科学及其前沿,空间技术及其前沿,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空间计划,以及对地观测卫星地面应用研究等领域开展战略性科技合作。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副院长阴和俊;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洁、总工程师庄国京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白春礼和马兴瑞在签约仪式致辞。他们回顾了双方良好的合作历史,并希望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以“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协同创新、共同提高”为原则,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促进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结合,共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阴和俊和袁洁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
据悉,航天与中科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也拉开了航天与中科院开展合作的序幕。
40多年来,双方合作领域涉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型号工程等多个任务和空间、光电等多个技术领域,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空间技术发展与航天器研制、空间科学研究与深空探测、对地观测数据处理及应用等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将使双方在协议中涉及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空间科学先导计划卫星研制和发射、卫星平台技术、有效载荷技术、空间科学实验、安全落月返回、交会对接、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方面紧密协作。
与此同时,双方还将积极探索共同关注的其他合作领域。双方将重点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工作,共同推进我国航天领域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