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航天育种:走出天水 落户太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因地制宜、科技扶贫助农民脱困侧记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12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陕西省太白县的夏天并不炎热,但今年,航天蔬菜的交易却让这个航天扶贫县“热”了起来。看到首次规模化种植的航天架豆获得好收成,一亩收入近5000元,靖口镇凉水泉村农户周辉霞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们一家五口,来年一定还要种更多的航天蔬菜。”

  对于这种景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生物公司所属的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神舟绿鹏)副总经理王爱民心里早就有底。因为在一个多月前,他专程从甘肃天水驱车五六百公里到陕西太白县,与西安超市龙头企业——西安恒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宝成对接了航天蔬菜销售事宜。

  眼下,看到农户们对种植、销售航天蔬菜不再发愁了,王爱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航天育种产业链延伸到太白县,背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因地制宜、科技扶贫的不懈努力。

  “走出”天水 “根植”全国

  看到航天蔬菜在太白县的喜人收获,就不能不先从航天育种大本营——甘肃天水说起。初到天水,人们立即会被那里独特的风景所吸引。那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如今,天水市政府把航天育种工程纳入天水发展规划,航天育种已经扎根在这座西部城市的沃土中。

   从市区驱车40分钟,便来到了甘肃天水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神舟绿鹏就坐落其中。行走其中,成片的航天蔬菜大棚非常壮观,各色新奇的蔬菜让人过目难忘:有三四十厘米长的航椒,有一个枝上结八九个果的航茄,还有两三个人都抱不动的200多斤重的太空大南瓜……13年来,神舟绿鹏培育出经过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搭载过的农作物9大类共799个品系,选育出13500多份育种材料,育成的31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了省级鉴定和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专利3项,承担国家、省市重大项目13项。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优先。神舟绿鹏总经理包文生深知其中的道理。被誉为“航天育种产业化第一人”的他,希望用自己的后半生圆航天育种产业化的梦想。如今,经过神舟绿鹏精心选育的航椒、航茄、航天番茄和豇豆等蔬菜新品种已经走出天水,在全国25个省区“深深扎根”,累计推广面积达186万亩。

  “航天扶贫县就是我们的扶贫点”。抱着这个信念,包文生带领着技术人员穿梭在航天扶贫县。

  从2009年至2013年间,陕西省太白县、洋县,河北省崇礼县、丰宁县扶贫办的领导和60多位乡镇干部、农民到神舟绿鹏“探宝取经”。

  “落户”太白 “全程”助力

  雪域太白山,天生好蔬菜。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的太白县,海拔高,全年无霜期长,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下辖7镇66个行政村,4.1万农业人口以种植蔬菜为生。太白县因其所产绿色蔬菜营养丰富、口味鲜美、优质无公害,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然而,太白县种植的蔬菜品种结构单一,精细菜生产比重小,无法适应生产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太白县贫困的“帽子”一直没有被摘下。

  在国家新十年扶贫规划指导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太白县的定点扶贫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今年3月18日,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研究院、太白县扶贫办等人员汇聚一堂,召开了扶贫项目评审会。在7个帮扶项目中,航天蔬菜新品种产业化推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集团公司太白扶贫工作组当场表态:“今年拿出扶贫款,购买可种植约1640亩的种子,全力支持太白县航天蔬菜种植。”集团公司的这一举措给播向航天扶贫县的火种添了一把“干柴”。

  太白县今年共有1064户、涉及4092人拿到了集团公司出资、由神舟绿鹏提供的免费种子。为了让航天蔬菜真正在农户中推广,太白县还开展了以村为单位的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及辅助设施建设,农业系统技术人员在播种育苗等重要生产环节上进农村指导就达100多人次。

  今年是太白县大面积种植航天蔬菜的第一年,共种植航天蔬菜1800亩,其中太空架豆1700亩、航椒50亩、航茄50亩。靖口镇凉水泉村年轻的农民铁红丽欣喜地说,第一次种航天架豆,出苗率就很高,长势旺盛,收入比普通架豆要高50%。

  航天蔬菜综合抗性强,产量高,质量优,收益好,而且销路有保障,这让农户们看到了最直接、最实惠的利益。“明年全县还将扩大面积推广航天蔬菜的种植,真正形成太白航天蔬菜的品牌”。县扶贫办的“一锤定音”也道出了农户们的心愿。(宋丽芳 宋凌燕 马俪文)
  

【关闭】 【打印】
航天育种:走出天水 落户太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因地制宜、科技扶贫助农民脱困侧记
发布时间:2013-08-12   字号:
  
  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陕西省太白县的夏天并不炎热,但今年,航天蔬菜的交易却让这个航天扶贫县“热”了起来。看到首次规模化种植的航天架豆获得好收成,一亩收入近5000元,靖口镇凉水泉村农户周辉霞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们一家五口,来年一定还要种更多的航天蔬菜。”

  对于这种景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生物公司所属的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神舟绿鹏)副总经理王爱民心里早就有底。因为在一个多月前,他专程从甘肃天水驱车五六百公里到陕西太白县,与西安超市龙头企业——西安恒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宝成对接了航天蔬菜销售事宜。

  眼下,看到农户们对种植、销售航天蔬菜不再发愁了,王爱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航天育种产业链延伸到太白县,背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因地制宜、科技扶贫的不懈努力。

  “走出”天水 “根植”全国

  看到航天蔬菜在太白县的喜人收获,就不能不先从航天育种大本营——甘肃天水说起。初到天水,人们立即会被那里独特的风景所吸引。那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如今,天水市政府把航天育种工程纳入天水发展规划,航天育种已经扎根在这座西部城市的沃土中。

   从市区驱车40分钟,便来到了甘肃天水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神舟绿鹏就坐落其中。行走其中,成片的航天蔬菜大棚非常壮观,各色新奇的蔬菜让人过目难忘:有三四十厘米长的航椒,有一个枝上结八九个果的航茄,还有两三个人都抱不动的200多斤重的太空大南瓜……13年来,神舟绿鹏培育出经过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搭载过的农作物9大类共799个品系,选育出13500多份育种材料,育成的31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了省级鉴定和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专利3项,承担国家、省市重大项目13项。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优先。神舟绿鹏总经理包文生深知其中的道理。被誉为“航天育种产业化第一人”的他,希望用自己的后半生圆航天育种产业化的梦想。如今,经过神舟绿鹏精心选育的航椒、航茄、航天番茄和豇豆等蔬菜新品种已经走出天水,在全国25个省区“深深扎根”,累计推广面积达186万亩。

  “航天扶贫县就是我们的扶贫点”。抱着这个信念,包文生带领着技术人员穿梭在航天扶贫县。

  从2009年至2013年间,陕西省太白县、洋县,河北省崇礼县、丰宁县扶贫办的领导和60多位乡镇干部、农民到神舟绿鹏“探宝取经”。

  “落户”太白 “全程”助力

  雪域太白山,天生好蔬菜。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的太白县,海拔高,全年无霜期长,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下辖7镇66个行政村,4.1万农业人口以种植蔬菜为生。太白县因其所产绿色蔬菜营养丰富、口味鲜美、优质无公害,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然而,太白县种植的蔬菜品种结构单一,精细菜生产比重小,无法适应生产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太白县贫困的“帽子”一直没有被摘下。

  在国家新十年扶贫规划指导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太白县的定点扶贫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今年3月18日,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研究院、太白县扶贫办等人员汇聚一堂,召开了扶贫项目评审会。在7个帮扶项目中,航天蔬菜新品种产业化推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集团公司太白扶贫工作组当场表态:“今年拿出扶贫款,购买可种植约1640亩的种子,全力支持太白县航天蔬菜种植。”集团公司的这一举措给播向航天扶贫县的火种添了一把“干柴”。

  太白县今年共有1064户、涉及4092人拿到了集团公司出资、由神舟绿鹏提供的免费种子。为了让航天蔬菜真正在农户中推广,太白县还开展了以村为单位的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及辅助设施建设,农业系统技术人员在播种育苗等重要生产环节上进农村指导就达100多人次。

  今年是太白县大面积种植航天蔬菜的第一年,共种植航天蔬菜1800亩,其中太空架豆1700亩、航椒50亩、航茄50亩。靖口镇凉水泉村年轻的农民铁红丽欣喜地说,第一次种航天架豆,出苗率就很高,长势旺盛,收入比普通架豆要高50%。

  航天蔬菜综合抗性强,产量高,质量优,收益好,而且销路有保障,这让农户们看到了最直接、最实惠的利益。“明年全县还将扩大面积推广航天蔬菜的种植,真正形成太白航天蔬菜的品牌”。县扶贫办的“一锤定音”也道出了农户们的心愿。(宋丽芳 宋凌燕 马俪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