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胡浩:航天活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0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近期,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记者面前的胡浩,温文儒雅,自信睿智,他的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逻辑性极强。因为阅读广泛,他对许多领域的前沿知识信手拈来。敏捷的思维、生动的谈吐,让记者享受到了一场科技的饕餮盛宴。
 
  中国需推进航天立法
 
  “中国是极少数还没有制定国家空间法的重要空间国家,”胡浩告诉记者,从国外的航天立法实践来看,已有20 多个国家先后制定了航天法。
 
  胡浩表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从立法层面解决诸如空间资产安全、空间频率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卫星遥感数据商业化经营缺乏规范等问题。
 
  中国于1980 年成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正式成员,并分别于1983 年和1988 年加入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4 个国际公约。“这些公约都具有法律约束力,需要缔约国进行相应的国内立法以保证其实施。”胡浩说。
 
  此外,胡浩认为,航天领域对外合作日益增多也迫切需要航天立法。“自上世纪70 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展商业发射服务、卫星整星及零部件出口、地面设施设备出口等多种形式的外空国际合作;由于涉及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进出口许可等诸多法律问题,需要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他说。
 
  加快航天技术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国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空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融合云计算网络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天地一体’的生态监测信息系统,为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出份力。”胡浩说。
 
  过去一年,胡浩深入调研,撰写了一份“关于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监测信息系统专项工程”的建议。“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得青藏高原生态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草场快速退化,物种数量不断减少等方面。目前单纯利用地面信息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应该建立一个融合地、空、天观测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化、无缝的现代化监测系统。”胡浩说。
 
  胡浩认为,这个项目主要基于在轨卫星等现有航天设施的应用,投入不会很大,但生态效益、社会效应会很深远。
 
  “现在航天的科研人员型号任务很重,很少有人还有精力思考成果转化。应该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把成果真正变成生产力,变成产品,变成老百姓的感受。”胡浩说。
 
  集中力量办大事
 
  “探月工程是引导性的、标志性的、战略性的工程,它积聚的是国家的能量和力量。”回忆嫦娥三号成功的一瞬间,胡浩难掩激动之情。“2017年,嫦娥五号的返回舱将载着月壤回归地球,那将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现在嫦娥五号团队正为了这一刻而努力。”
 
  事实上,在探月二期工程奋力前行的同时,探月三期工程已经悄然开始。胡浩介绍,探月三期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方案的制定、已经立项,同时完成了关键技术的攻关。2014 年是嫦娥五号的关键一年,将进行系统的集成和验证。

   “ 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大系统工程,一个零件一根导线都能决定成败。”胡浩形象地将探月三期工程比喻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航天人共同的努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相信探月工程的既定目标一定会实现。

【关闭】 【打印】
全国人大代表胡浩:航天活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4-03-10   字号:
  近期,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记者面前的胡浩,温文儒雅,自信睿智,他的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逻辑性极强。因为阅读广泛,他对许多领域的前沿知识信手拈来。敏捷的思维、生动的谈吐,让记者享受到了一场科技的饕餮盛宴。
 
  中国需推进航天立法
 
  “中国是极少数还没有制定国家空间法的重要空间国家,”胡浩告诉记者,从国外的航天立法实践来看,已有20 多个国家先后制定了航天法。
 
  胡浩表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从立法层面解决诸如空间资产安全、空间频率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卫星遥感数据商业化经营缺乏规范等问题。
 
  中国于1980 年成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正式成员,并分别于1983 年和1988 年加入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4 个国际公约。“这些公约都具有法律约束力,需要缔约国进行相应的国内立法以保证其实施。”胡浩说。
 
  此外,胡浩认为,航天领域对外合作日益增多也迫切需要航天立法。“自上世纪70 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展商业发射服务、卫星整星及零部件出口、地面设施设备出口等多种形式的外空国际合作;由于涉及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进出口许可等诸多法律问题,需要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他说。
 
  加快航天技术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国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空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融合云计算网络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天地一体’的生态监测信息系统,为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出份力。”胡浩说。
 
  过去一年,胡浩深入调研,撰写了一份“关于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监测信息系统专项工程”的建议。“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得青藏高原生态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草场快速退化,物种数量不断减少等方面。目前单纯利用地面信息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应该建立一个融合地、空、天观测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化、无缝的现代化监测系统。”胡浩说。
 
  胡浩认为,这个项目主要基于在轨卫星等现有航天设施的应用,投入不会很大,但生态效益、社会效应会很深远。
 
  “现在航天的科研人员型号任务很重,很少有人还有精力思考成果转化。应该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把成果真正变成生产力,变成产品,变成老百姓的感受。”胡浩说。
 
  集中力量办大事
 
  “探月工程是引导性的、标志性的、战略性的工程,它积聚的是国家的能量和力量。”回忆嫦娥三号成功的一瞬间,胡浩难掩激动之情。“2017年,嫦娥五号的返回舱将载着月壤回归地球,那将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现在嫦娥五号团队正为了这一刻而努力。”
 
  事实上,在探月二期工程奋力前行的同时,探月三期工程已经悄然开始。胡浩介绍,探月三期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方案的制定、已经立项,同时完成了关键技术的攻关。2014 年是嫦娥五号的关键一年,将进行系统的集成和验证。

   “ 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大系统工程,一个零件一根导线都能决定成败。”胡浩形象地将探月三期工程比喻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航天人共同的努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相信探月工程的既定目标一定会实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