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澳科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澳门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5 来源:澳科大MUST 分享:

在习近平主席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一周年之际,“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于2024年5月23日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系列活动包括“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成果汇报及分享会、“澳科一号”科学与应用研讨会及习近平主席重要回信一周年座谈会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给参与“澳科一号”卫星研制的澳科大师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助力澳门多元化发展,推进大湾区建设,帮助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澳科大校长李行伟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5月23日是“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及习主席回信的一周年,为了积极响应习主席的殷切重托,协同澳门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并利用澳门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中国航天的国际化交流平台,而“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开展正是其中一项重大实践。它将成为航天科技产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新名片,吸引国际国内高端航天科技人才,推动澳门航天科技的创新发展,期待“澳科一号”卫星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与内地、国际间紧密合作,为国家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澳科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澳科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以来,卫星飞行正常,所有科学载荷运转正常。目前,“澳科一号”卫星已产生近10TB高精度科学数据助力开展科学研究,而地球磁场数据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高精度地球磁场时空数据。“澳科一号”卫星准确测量了最近地磁暴中的地球磁场强烈的时空变化与相关的太阳耀斑,代表了我国首次基于高精度地磁卫星对地磁暴中地球磁场巨变的观测。“澳科一号”卫星科学团队已初步建立了《四维高精度地球磁场大模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加拿大等18个国家与“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澳科一号”卫星已成为澳门的一张国际化科技名片。团队相继受邀参加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欧空局哥本哈根国际地磁卫星会议等,标志着“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发展和潜力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

“澳科一号”卫星工程项目地面系统副总工程师肖建峰汇报了澳门卫星地面站目前的运行及应用进展。目前卫星地面站运作情况良好,除了能稳定接收“澳科一号”卫星庞大的数据接收任务,还参加了国家高分、风云、宽幅遥感等重大空间项目的卫星遥测与数据接收任务,充分发挥澳门卫星地面站的潜力,牢记习主席嘱托,融入国家航天科技及深空探测发展大局。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负责人李森介绍了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澳科一号”卫星项目团队其他成员分享参与卫星项目的感受。

澳科大校监廖泽云和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分别在讲话中指出,在习主席回信的鼓励和指引下,澳门科技大学也致力于其他领域的科学成果,例如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医学转化中心、再生医学、大规模传染病预警系统及新能源等多方面发展。他们寄语澳科大师生秉承习主席回信精神,希望全体师生奋发图强、再接再厉,加强与澳门以及内地高校的合作,努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代主席锺怡表达了特区政府对“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重视,肯定了年轻科学家对“澳科一号”卫星项目作出的贡献,希望澳门各界齐心协力,发挥澳门的优势,为国家发展贡献澳门的力量。

在“澳科一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研讨会上,来自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多所研究单位的领导、院士专家与学者,讨论了“澳科一号”卫星在地球主磁场、岩石圈磁场、地幔与海洋等地磁科学与应用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进展。与会学者均对“澳科一号”卫星数据质量予以高度肯定,并充满期待。

“澳科一号”科学与应用研讨会大合影

据悉,“澳科一号”后续星“澳科二号”正在积极准备中,计划“澳科二号”卫星能够在2026年下半年发射,与“澳科一号”卫星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理想的极轨卫星与低倾角卫星组成的星座,形成全球首个高精度地球磁场与地球空间环境三维结构的立体观测系统,在澳门打造航天科技新平台,为澳门的科技产业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成果汇报及分享会大合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