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我国遥感卫星数量质量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23-11-15 来源:中国高分观测 分享:

日前,在浙江德清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在轨工作294颗,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在轨工作189颗,占比超过六成。2022年我国新增商业遥感卫星为2021年的3.3倍、2020年的6.4倍,商业遥感卫星成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的主体。我国遥感卫星形成由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组成的强大对地观测体系,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带动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如期圆满完成有关卫星的研制发射任务,助力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快速发展。

日前,在浙江德清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在轨工作294颗,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在轨工作189颗,占比超过六成。2022年我国新增商业遥感卫星为2021年的3.3倍、2020年的6.4倍,商业遥感卫星成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的主体。我国遥感卫星形成由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组成的强大对地观测体系,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带动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如期圆满完成有关卫星的研制发射任务,助力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快速发展。

 

▲陆地探测四号01卫星工作示意图

 

▲风云卫星观测系统示意图

 

▲高分三号卫星示意图

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当前北斗终端应用规模达数千万量级,每天有数千万用户数、亿次量级使用北斗定位导航。除智能手机外,9个省份北斗终端应用超百万台套,最多的江苏省超185万台套;4个行业领域应用超百万台套,最多的交通运输行业近820万台套;北斗产品在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应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有关人士表示,数字技术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相关产业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活力。相关部门将加大新型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从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探索构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制度,建立健全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和收益分配机制;以北斗导航、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应用等为重点,推动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