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走过19年,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后,探月工程四期正在奋步疾行。
对话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院士,讲述始终不曾止步的月球探索之旅,揭开探月工程四期的神秘面纱。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月球?
第一个方面是能够更好地了解、认识、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月球上很多东西保存得比较完整,对历史演化的规律能够更好的认识。
第二个方面是到月球上去,能够带动很多技术的进步。
要到月球上面去,必须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这克服困难的过程,实际上是技术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这个技术不仅能服务于我们的应用卫星,而且技术转化可以为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服务。
第三个方面是将来月球的资源利用。无论是探月也好,还是其他也好,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探月四期工程难度有多大?
尽管一二三期圆满成功,我们有很好的基础。但是要实现探月四期的目标,特别是到(月球)南极要建立科研站基本型的话,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科学任务就是到月球南极找水。
第一个方面是月球南极的地形地貌。跟其他我们以前去过的地方比,更加坑坑洼洼,落月找到一块平地很难。比如嫦娥七号,要落到月球南极的区域就非常窄。
第二个方面是月球南极温度环境也不一样。月球南极长期地处于低温环境,我们目前的着陆区域,最高温就零下110度。
此外没有能源、坡度太陡、通信都是问题。
孩子,如果你也有个航天梦
第一要打好基础。首先学习要学好。
第二要学会坚持。干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第三要学会合作。干航天的工作,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要充分的协作,这个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说我们要从小培养科学素养,学会培养学习的兴趣,爱科学的兴趣。
未来可期,我相信他们比我们做得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