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安徽聚力发展航天和空天信息产业 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5日 来源 : 中国航天报 字体: 【大】【中】【小】

  4月24日,安徽合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上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和火星22个地理实体分布图,安徽名山天柱山榜上有名。这也意味着天柱山作为中国标识之一,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上。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宿东 摄


  安徽与航天的缘分其实远不止这些。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建于安徽广德,航天专家钱学森、赵九章、王希季、范本尧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奋斗的足迹;任新民、黄纬禄、陆元九等航天大家都来自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更是为我国培养了航天相关领域的一批一流人才;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嫦娥五号”的登月国旗、“墨子号”卫星……安徽创新馆内的许多宝贝展品都向八方来客诉说着安徽与航天科技创新成果的紧密关联。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从浩瀚星空里的航天科技、志在深空的科学实验室到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空天信息产业,安徽在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助力航天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绽放出令人瞩目的风采和魅力。


  4月22日在安徽合肥拍摄的安徽创新馆外景。


  从为“两弹一星”事业建立的大学到深空探测实验室


  金星的大气层非常厚,表面温度更是高达400多度,探测器如何承受住这种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人类在金星规划开展的科学探测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这些都是1994年出生的刘毅每天思考的问题。


  刘毅出生于安徽宿州,2023年初博士毕业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现在,他是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员。“加入深空探测实验室这个团队,与实验室共同成长,我认为能很好地发挥专业所长,为人类深空探测事业作出青年人的贡献。”刘毅说。


  4月23日,“走向世界的中国航天”主题展览展出的高分七号卫星拍摄的合肥等地地标图。


  2022年2月,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大三方共建的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总部落户安徽合肥。实验室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作为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该实验室志在打造代表国家水平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成立一年来,实验室紧紧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吸纳尖端人才和一流青年人才,支撑探月工程与行星探测工程实施,在月球、行星及小行星、太阳系边际探测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引领未来深空探测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实验室数字化仿真、基础研究等能力持续提升,两地七址科研办公条件建设稳步推进,为后续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支撑。


  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期间,“走向世界的中国航天”主题展览举办。这是参观者在深空探测实验室展区参观宿东 摄


  4月22日,在“中国航天日”和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实验室组织优秀青年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的体会,分享加入实验室团队的切身感受。


  来自贵州六盘水、毕业于中国科大的青年博士敖显泽说,自己开展深空物质资源利用研究的兴趣和落户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实现了完美结合。作为一名中国科大毕业生,自己加入到如此高平台的研究团队中来感到生逢其时,青年科研人员将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2023年1月,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批深空探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同时,中国科大“深空探测学院”正式启动建设。后续,该学院将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领军人才参与学院建设。


  4月24日,安徽合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大“深空探测学院”正式挂牌。


  时光回溯到1958年9月,在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倡议下,中国科大应运而生。学校成立的当天,聂荣臻副总理亲自到会并讲话,指出“科大创办的目标非常明确而实际,就是为研制‘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建校初期,学校所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全部围绕当时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目标需求。


  4月23日,中国科大校史馆内关于协力筹建学校的历史资料。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担任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长达2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赵九章在中国科大创办了应用地球物理系;郭永怀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国,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并任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中国航天日”前后,在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中国科大东校区内,中国科大与“两弹一星”纪念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了解11位在中国科大工作过的“两弹一星”元勋的爱国情怀、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


  4月23日,中国科大与“两弹一星”纪念展展项一景。


  同在东校区的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实验室里,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副教授沈骥等人对于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球样品的研究还在继续,空间等离子体实验室的刘宇副教授的工作重心则放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地面模拟研究上。刘宇介绍,通过与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有关单位的合作,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和航天单位的工程实践优势实现了强强联合,团队的研究成果服务于保障航天器在空间环境稳定运行,平装探针等技术解决了在不干扰飞行器工作的前提下开展参数测量的难题。


  2023年4月23日,中国科大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实验室内用于科研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


  看过往,无数心怀航天梦的科技工作者贡献自己的力量助推航天事业进步;望前程,一座深空科学城将进一步支撑起中国人未来的深空探测梦想。


  根据合肥市新近发布的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规划,深空科学城将围绕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深空安全四大领域12个研究方向,支撑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同时,深空科学城将彰显“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理念,以“深空探测”为主题,营造交互共融的科技绿洲。


  从建设探空火箭试验场到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链


  1960年3月,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如今的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603基地在安徽广德誓节镇选址建设。基地占地约2500亩,自3月启动建设,仅用三个月即建成启用,是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之后,603基地先后完成了30余次各种类型的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的发射试验,创造了国内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放眼当下,新时代航天和空天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图景,正在淮河两岸徐徐展开。


  安徽成立了双省委常委任组长的省市推进空天信息产业领导小组,明确了“八个一”工作思路,即建立一个工作专班、成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一项产业专项规划、制定一个专项支持政策、规划一个产业发展园区、组建一支产业引导基金、招引一批产业头部企业、开放一批产业应用场景。


  安徽将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视为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的题中之义,抢抓航天和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机遇,依托合肥科技资源优势,明确合肥市高新区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核心区,目前已集聚了中科星图、天仪研究院、航天宏图、银河航天等众多国内空天信息产业领域优势企业,空天信息产业链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4月24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合肥市一批空天信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额超百亿元。


  紧接着的25日,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和空天信息产业与商业航天发展研讨会在合肥举办。出席会议的安徽省领导在致辞中表示,安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深空探测技术和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要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推进深空探测实验室、深空科学城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实施有组织科研,积极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等重大任务,努力形成更多原创性重大成果。


  安徽将构建全省统一的应用场景大市场,开放企业生产、政府应用和城市建管场景,持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还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强领军企业引育,加快建设集设计、制造、测运控和数据应用的全链条产业集群,不断开拓空天信息产业和商业航天发展新局面。


  目前,合肥正在加速布局空天信息产业,争取到“十四五”末期形成千亿产值规模。为抢抓发展机遇,多方共同出资组建了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


  25日的活动现场,安徽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产投集团、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有限公司、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基金各出资方代表正式签约,意在充分发挥资本和产业双向赋能的作用,推动安徽航天和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这天之于安徽还有一重重要意义,那就是恰逢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考察安徽7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完整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深刻阐明了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地位,阐明了安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阐明了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和任务,为安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征程上,安徽依托科技创新的优势,正展现出心系“国之大者”、助力强国建设的英勇担当。未来,越来越多的安徽元素必将闪耀在中国航天探索的伟大征程中。安徽,必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