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范博文多次参与高分卫星的相关重大项目为了太空中的中国星 进净化间采访,先要穿上带帽子的连体工作服,再套上净化靴、戴上口罩和胶皮手套。由于氧含量低,记者待上10分钟就感到胸闷、气喘,范博文和同事却要在这里工作一整天 作为一名90后,遇到项目难题时,范博文喜欢用网游中的团战打关等来打比方,鼓励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攻坚克...
图①国庆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的北京二号火箭图②北京二号火箭在进行发动机装配图③科研人员们在研讨方案 尽管已时隔60年,北京二号项目组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蔡峨教授回忆起当年研制北京二号的历程时,依然心潮澎湃。 1958年9月22日下午6时20分,在吉林白城子的荒野上,操作员按下了按钮,火箭发动机点火,沉睡千年的寂静草原...
航天作为一个集大成的领域,由无数学科支撑。航天人作为航天事业的主体,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技能大师,无论生于哪个年代,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恩师的培养。从几代中国航天人的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航天人精神品格的源泉。 冯卡门: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1936年,55岁的冯卡门时任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即将过去的这个8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有一大半时间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度过。过去的9年,他基本都是这么度过的。 虽然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就已建设完毕,进入调试阶段,但作为项目的总工程师及调试组组长,姜鹏要操心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以南仁东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天眼奉献了数十年。如今,...
脚踝浮肿得厉害吗,再坚持一会儿,我们马上回单位。某型号卫星发射在即,一条通信线路发生中断,线路维护技师杨诗军带领抢修小队连续工作5个小时,当完成线路修复后,他受伤的脚踝已经发生了大面积浮肿。杨诗军带病工作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当时在场的很多人。 杨诗军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信系统的一名普通航天人,担负的是航天发射通信线路的...
研究月球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的老本行,专业之余,他是播下科学知识星星之火的人。卡尔萨根是著名的行星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以其名字命名的卡尔萨根奖主要授予那些在公众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2016年郑永春成为首获此奖的中国人,随之他从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普写手变身科普大V。我还是原来的自己,只不过做科普这件事的机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