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火箭发射8个最佳观测点“出炉”2016-06-12
    文昌火箭发射8个最佳观测点“出炉”
      6月9日从文昌市有关部门获悉,作为中国首个开放型发射基地,文昌火箭发射8个最佳观测点新鲜“出炉”。作为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文昌将借助航天中心建设等战略项目迅速崛起,成为一流的旅游目的城市。    文昌石头公园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文昌市龙楼镇,临近文昌火箭卫星发射中心,在这不仅可以感受大自然美景,还可观看到壮观的卫星发射。这里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2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形成的海蚀...
      6月9日从文昌市有关部门获悉,作为中国首个开放型发射基地,文昌火箭发射8个最佳观测点新鲜“出炉”。作为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文昌将借助航天中心建设等战略项目迅速崛起,成为一流的旅游目的城市。    文昌石头公园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文昌市龙楼镇,临近文昌火箭卫星发射...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聚焦一带一路2016-06-07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聚焦一带一路
      科技部6月6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报告建议,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相关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的报告选定“‘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两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报告主要利用2014年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生成了监测区域包含土地覆盖、植被生长状态、农情、海洋环境等在内的31个生态环境方面的遥感专题数据产品。  根据上述数据产品,专题报告就陆域7大区...
      科技部6月6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报告建议,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相关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的报告选定“‘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两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报...
  • 小卫星成为航天产业新生力量2016-06-06
    小卫星成为航天产业新生力量
      你听说过小卫星吗?如果没听说过,那你就OUT了。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小卫星的事情,看看小卫星都有什么用?  科学家们一般将20世纪70年代前发射的小卫星叫“传统(简单)小卫星”,20世纪80年代后发射的称“现代(高性能)小卫星”。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和发展小卫星,全球掀起了新的小卫星热潮。  随着近年来小卫星发展的诸多突破,小卫星公司也成为航天产业的新生力量,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通过创新技术集成了低成本、高性能的航天系统。...
      你听说过小卫星吗?如果没听说过,那你就OUT了。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小卫星的事情,看看小卫星都有什么用?  科学家们一般将20世纪70年代前发射的小卫星叫“传统(简单)小卫星”,20世纪80年代后发射的称“现代(高性能)小卫星”。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和...
  • 中科院报告:我科学卫星数量与空间大国地位不相称2016-06-06
    中科院报告:我科学卫星数量与空间大国地位不相称
      “未来空间科学探索正酝酿着重大突破,可能推动新的科学革命并带动技术革命。但我国的空间科学还相当薄弱,科学卫星之少与空间大国地位不相称,应制定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将发展和振兴空间科学作为我国航天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突破口之一。”日前,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上,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顾逸东院士介绍了由他领衔承担的中科院学部《发展我国空间科学若干建议》咨询项目。  项目于2014年9月启动,2015年3月完成结题报告,研究成员包括20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
      “未来空间科学探索正酝酿着重大突破,可能推动新的科学革命并带动技术革命。但我国的空间科学还相当薄弱,科学卫星之少与空间大国地位不相称,应制定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将发展和振兴空间科学作为我国航天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突破口之一。”日前,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上,中...
  • 航天遥感正值风起云涌时2016-05-30
    航天遥感正值风起云涌时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航天遥感技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至于很多商业航天技术公司都想方设法在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那么,航天遥感系统的魅力何在?各国的航天遥感发展又如何?  航天遥感比想象的更能干  航天遥感系统在现实运用中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目前,航天遥感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已经超乎想象,例如气象观测、资源环境...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航天遥感技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至于很多商业航天技术公司都想方设法在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那么,航天遥感系统的魅力何在?各国的航天遥感发展又如何?  航天遥感比想象的更能干  航天遥感系统在现实运用中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
  • 北斗系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2016-05-23
    北斗系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仅只是天上的卫星,它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那北斗系统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智能应用?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北斗智能应用的盛宴    “北斗菜”:北斗让你吃上放心菜  一个竹篮里放着黄瓜、茄子,上面都贴着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知道这些蔬菜是从哪个农场采摘运送过来的,用的是哪家公司的种子,什么时候播的种,种植过程中施过几次化肥等信息,这些蔬菜的“前世今生”全方位追踪掌控。北斗与物联网技术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仅只是天上的卫星,它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那北斗系统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智能应用?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北斗智能应用的盛宴    “北斗菜”:北斗让你吃上放心菜  一个竹篮里放着黄瓜、茄子,上面都贴...
  • 美航天局“看中”8大航空航天新创意项目2016-05-17
    美航天局“看中”8大航空航天新创意项目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消息,该局近日“看中”了8项技术方案并打算对其进行投资,这些创意包括让宇航员在长期太空探索中进入深度睡眠、等离子动力推进系统,以及有望改变未来航空航天探索面貌,并显著改进现有航天系统建造和操作方法的项目。  这8大入选创意项目具体包括:SpaceWorks工程公司约翰·布拉德福德提出的“将人送往火星的能促进睡眠的转移居住舱”;肯尼迪太空中心罗伯特·扬奎斯特提出的“低温选择性表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菲利普·罗宾提出的“定向能星...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消息,该局近日“看中”了8项技术方案并打算对其进行投资,这些创意包括让宇航员在长期太空探索中进入深度睡眠、等离子动力推进系统,以及有望改变未来航空航天探索面貌,并显著改进现有航天系统建造和操作方法的项目。  这8大入选创意项目具体包括:Spa...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寻找地球的“表亲”靠谱吗?2016-05-17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寻找地球的“表亲”靠谱吗?
      近日,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抢头条”了,它以“批发”速度,一口气确认了1284颗行星。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2013年,开普勒望远镜团队曾发现,银河系中大约有4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其中大约每5颗就有一颗拥有类似地球的行星。本批次确认的行星中,近550颗可能是类似地球的岩石行星,其中有9颗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中。至此已发现的宜居带系外行星也增至21颗。宜居带行星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
      近日,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抢头条”了,它以“批发”速度,一口气确认了1284颗行星。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2013年,开普勒望远镜团队曾发现,银河系中大约有4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其中大约每...
  • 中国航天迎来“海南时刻”2016-05-16
    中国航天迎来“海南时刻”
      5月8日,在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装配厂房内,“长征七号”遥一火箭被缓缓放入特制的海运集装箱里,它将搭乘“远望21”航天运输船,经过1800海里,抵达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并于6月下旬首飞,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 4 次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  这段看似普通的历程,承载着中国航天很多的第一次:这枚“长征七号”火箭是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总装并送出的第一枚火箭,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一次由海路整体运往发射场,这也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即将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
      5月8日,在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装配厂房内,“长征七号”遥一火箭被缓缓放入特制的海运集装箱里,它将搭乘“远望21”航天运输船,经过1800海里,抵达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并于6月下旬首飞,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 4 次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  这段看似普通的历...
  • 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阿战略合作2016-05-13
    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阿战略合作
    ——写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之际  在中阿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之际,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2日在卡塔尔举行。这是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中东进行历史性访问后举行的中阿首次高级别集体对话,对落实习主席访问成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阿集体合作有重要意义。  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的论坛第六届部长会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阿拉伯国家反响热烈。自那以来,“丝绸之路”作为中阿两大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印记,...
    ——写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之际  在中阿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之际,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2日在卡塔尔举行。这是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中东进行历史性访问后举行的中阿首次高级别集体对话,对落实习主席访问成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
  • 长征七号将于6月首飞 关于它您所需知道的五件事2016-05-09
    长征七号将于6月首飞 关于它您所需知道的五件事
      今天,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首飞箭从天津港启程,运往海南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  按计划,长征七号的首飞箭将于5月中旬抵达海南发射场,并按既定程序开展相应测试工作,预计6月下旬实施发射。  长征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本次发射的主要目的,是全面验证火箭设计的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同时搭载了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的有效载荷,开展空间技术试验。  关于长征七...
      今天,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首飞箭从天津港启程,运往海南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  按计划,长征七号的首飞箭将于5月中旬抵达海南发射场,并按既定程序开展相应测试工作,预计6月下旬实施发射。  长征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新...
  • [航天日活动]南理工微纳卫星研究中心接待师生参观2016-04-27
    [航天日活动]南理工微纳卫星研究中心接待师生参观
      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卫星研究中心4月26日面向校内外师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当日下午,首批来自该校机械学院、电光学院、计算机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的40余位在校大学生参观了微纳卫星研究中心地面站。  “南理工一号”立方星副总设计师张翔副教授结合世界各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原理、历史意义,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南理工一号”立方星的研发历程、基本原理、技术优势以及目前运行情况。  参观过程中,...
      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卫星研究中心4月26日面向校内外师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当日下午,首批来自该校机械学院、电光学院、计算机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的40余位在校大学生参观了微纳卫星研究中心地面站。  “南理工一号”立方星副总设计师张翔副教授结合世界各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向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