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眼”揭开中国探测极端宇宙的序幕2018-03-29
    “慧眼”揭开中国探测极端宇宙的序幕
      2017年6月15日发射成功的慧眼硬X射线空间天文星运行4个多月时,就带给我们惊喜对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事件的伽马射线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  按照计划,慧眼的主要科学目标有四个:一是开展银道面巡天,发现新的高能天体源和已知高能天体源的新活动;二是对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能谱、磁场、自转等性质给出高频次和高统计量的宽波段观测,加深对这类天体的性质的认识;三是在硬X射线到软伽马能区观测大批伽马射线暴,并在X射线波段观测致密天体并合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
      2017年6月15日发射成功的慧眼硬X射线空间天文星运行4个多月时,就带给我们惊喜对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事件的伽马射线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  按照计划,慧眼的主要科学目标有四个:一是开展银道面巡天,发现新的高能天体源和已知高能天体源的新活动;二是对黑洞、中子星...
  • 量子技术将在哪些领域大显身手2018-01-25
    量子技术将在哪些领域大显身手
      量子信息科学QIS基于独特的量子现象,如叠加、纠缠、压缩等,以经典理论无法实现的方式来获取和处理信息,技术应用包括量子传感与计量、量子通信、量子模拟及量子计算等方面,它将在传感与测量、通信、仿真、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在物理、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带来突破,未来可能颠覆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众多科学领域。  量子传感与计量:用途多多  QIS在传感与计量领域有多种用途。  利用纠缠现象,可将不同的量子系统彼此相连,对一个...
      量子信息科学QIS基于独特的量子现象,如叠加、纠缠、压缩等,以经典理论无法实现的方式来获取和处理信息,技术应用包括量子传感与计量、量子通信、量子模拟及量子计算等方面,它将在传感与测量、通信、仿真、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在物理、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
  •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朝着中国北斗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2018-01-03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朝着中国北斗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
      2018年,开启全球组网新时代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即将迎来18颗左右的卫星发射任务,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而在不久前的2017年11月5日,举世瞩目、国人期盼的北斗三号卫星开启全球组网序幕,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彼时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不久,对航天人谢军而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内心再次激动彭湃而又充满力量    发射成功后欢呼的人群中,一位戴着无框眼镜、身着蓝色外套的人不住鼓掌,难...
      2018年,开启全球组网新时代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即将迎来18颗左右的卫星发射任务,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而在不久前的2017年11月5日,举世瞩目、国人期盼的北斗三号卫星开启全球组网序幕,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
  • 无系绳太空行走: 飞来飞去并非“耍酷”2017-12-29
    无系绳太空行走: 飞来飞去并非“耍酷”
      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中最扣人心弦的,是面临绝境的女主角凭借灭火器,从联盟号飞船飞到天宫空间站,最后得以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可惜这是电影,否则她这项壮举无疑将刷新人类无系绳太空行走的纪录。   近日航天界传来噩耗,现实中的无系绳太空行走纪录创造者美国航天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二世于12月21日去世,享年80岁。他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四次飞行任务中,完成了人类首次无系绳太空行走,并创下了最远行走纪录。   喷气背包最大速度为每秒3米   太空行走是人们对...
      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中最扣人心弦的,是面临绝境的女主角凭借灭火器,从联盟号飞船飞到天宫空间站,最后得以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可惜这是电影,否则她这项壮举无疑将刷新人类无系绳太空行走的纪录。   近日航天界传来噩耗,现实中的无系绳太空行走纪录创造者美国航天员布鲁斯麦...
  • “悟空”究竟“能”在哪2017-12-01
    “悟空”究竟“能”在哪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于北京时间30日正式公布首批重要科学成果。这只来自中国的顽猴出手不凡,仅两年的观测结果就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或有望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   那么,悟空究竟能在哪?  【经济适用】悟空在太空中的任务,就是通过间接方法,捕捉暗物质湮灭、衰变的蛛丝马迹。在以往的探测手段中,热气球虽然造价低,但运行不太稳定;阿尔法磁谱仪2号虽然能够长时间观测,但耗资高,造价大约是20亿美元。费米卫星的造价也达7亿美元。而悟空造价约为1亿美元,相比...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于北京时间30日正式公布首批重要科学成果。这只来自中国的顽猴出手不凡,仅两年的观测结果就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或有望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   那么,悟空究竟能在哪?  【经济适用】悟空在太空中的任务,就是通过间接方法,捕捉暗物质湮灭、衰变...
  • 揭秘中国北斗是怎样炼成的2017-11-13
    揭秘中国北斗是怎样炼成的
      大国重器北斗三号是怎样炼成的   任何一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似乎都避免不了和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拼力比试、同台竞争甚至掰手腕的命运,作为要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导航利器,北斗更是如此。11月5日晚,我国最新一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首次发射后,人们便迫不及待想知道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究竟能否和GPS一决高下。  这可能也是航天活动不近人情的地方,在最抓眼球的火箭点火、呼啸苍穹之后,人们的好奇心大多留给了火箭发射有多厉害飞天卫星有什么用等问题,至于其背后技术含量、研制人员...
      大国重器北斗三号是怎样炼成的   任何一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似乎都避免不了和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拼力比试、同台竞争甚至掰手腕的命运,作为要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导航利器,北斗更是如此。11月5日晚,我国最新一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首次发射后,人们便迫不及待想知道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
  • 综述:关于中子星引力波的十大事实2017-10-18
    综述:关于中子星引力波的十大事实
      多国天文学家10月16日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以及伴随的电磁信号。这是人类第一次既能听到也能看到引力波事件,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进入耳聪目明的新时代。   此次探测到的编号为GW170817的引力波信号,确认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以下是关于此次事件的10个关键事实。  1、这是引力波天文台和传统望远镜首次同时探测到同一个天文事件。8月17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率先捕捉到信号后,...
      多国天文学家10月16日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以及伴随的电磁信号。这是人类第一次既能听到也能看到引力波事件,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进入耳聪目明的新时代。   此次探测到的编号为GW170817的引力波信号,确认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长...
  • 航天成经济增长新热点2017-09-01
    航天成经济增长新热点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表示,航天已经从传统的服务国防、探索太空,转变为服务人类、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孙为钢介绍,世界航天版图不断扩张,从1995年到2015年,设有航天项目预算的国家已从15个增加到60个,预计2025年将达到80个。21世纪以来,全球已诞生140多家由天使或风险投资支持的新兴航天企业。  近十年来,全球GDP增幅约30%,而航天经济规模从2007年的2280亿美元,增长...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表示,航天已经从传统的服务国防、探索太空,转变为服务人类、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孙为钢介绍,世界航天版图不断扩张,从1995年到2015年,设有航天项目预算的国家已从15个增加到6...
  •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开拓商业航天市场新思路2017-08-10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开拓商业航天市场新思路
      当下,国内外小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迎着朝阳茁壮成长。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下半年后,国内将有4至5家成熟的民营卫星公司进入组网发射高峰。   凭借得天独厚的快速、灵活发射优势,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自诞生起便被冠以商业化、国际化的标签。面对商业航天大市场,长十一正马不停蹄地做着自选动作。   挺进商业航天大风口   我们的目标和出发点是用航天成果普惠众生,用科技进步的力量改变世界,搭起每个人与太空的桥梁。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十一总体主任设计师严宝峰一语中...
      当下,国内外小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迎着朝阳茁壮成长。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下半年后,国内将有4至5家成熟的民营卫星公司进入组网发射高峰。   凭借得天独厚的快速、灵活发射优势,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自诞生起便被冠以商业化、国际化的标签。面对商业航天大市场,长十一正马...
  • 人民日报:激发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活力2017-05-31
    人民日报:激发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活力
      近年来,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资源和地质勘探、事故搜救、生态环境监测、交通航线测算标定、海洋水文研究、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实践表明,航天遥感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遥感卫星体系,航天遥感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航天遥感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遥感卫星系统能力不足,过于依赖国外卫星服务。目前,我国尚未建成高中低分辨率互补、高时间分辨率的综...
      近年来,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资源和地质勘探、事故搜救、生态环境监测、交通航线测算标定、海洋水文研究、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实践表明,航天遥感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遥感卫星体系,航天遥...
  • 白春礼:中国“天眼”为宇宙起源提供更准确依据2017-05-27
    白春礼:中国“天眼”为宇宙起源提供更准确依据
      FAST正式运行后,原始数据流量将达到每秒3.8G,为宇宙起源提供更加准确依据。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5月26日在贵阳开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开幕式上如是说。   FAST即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有望于2019年全面运行。  白春礼说,未来十年数据存储需求接近1亿GB,计算能力需求需要每秒1000万亿次,FAST正式运行后,...
      FAST正式运行后,原始数据流量将达到每秒3.8G,为宇宙起源提供更加准确依据。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5月26日在贵阳开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开幕式上如是说。   FAST即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
  • 航天技术、电子激光齐上阵:科技为破解雾霾问题提供新思路2017-01-22
    航天技术、电子激光齐上阵:科技为破解雾霾问题提供新思路
      航天技术打造的空气净化器,中科院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高大上的科学技术,在为雾霾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专家指出,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加速转化,有利于人们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多一些选择。   利用固体火箭的铂金催化技术,使滤网甲醛去除能力提升5倍以上;通过航天空气动力学技术,优化结构和风道的设计;借助宇航员生命保障系统的过滤技术,使滤网的净化效率和使用寿命大幅提升当航天技术遇上空气净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专家指出,一台真正有效的空气净化器要做到能效指标...
      航天技术打造的空气净化器,中科院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高大上的科学技术,在为雾霾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专家指出,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加速转化,有利于人们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多一些选择。   利用固体火箭的铂金催化技术,使滤网甲醛去除能力提升5倍以上;通过航天空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