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阳: “深空探测能产生多维度的影响”2019-03-06
    贾阳: “深空探测能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代表。站在人群中的贾阳,心潮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将嫦娥四号任务归纳为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作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产生了强烈共鸣。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型举国体制和星球能力。   深空探测活动从科学角度看,研究的是宇宙和生命起源这些最根本、最前沿的问题;从技术进步角度看,能够推动发展尖端的技术。但它的意义不止如此。贾阳对记者表示,在人才方面,深空探测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代表。站在人群中的贾阳,心潮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将嫦娥四号任务归纳为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作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产生了强烈共鸣。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型举国体制和...
  • 呵护嫦娥四号完成奔月之旅2019-02-18
    呵护嫦娥四号完成奔月之旅
      随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传回地球的高清照片中,着陆器和月球车身上各自的五星红旗,在深邃的太空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从嫦娥四号的诞生到地月空间的旅行,从着陆在永不可见的月球背面到月球车迈开脚步,嫦娥四号跨越40万公里的新精彩,是嫦娥人用拼搏与汗水换来的。    勇闯技术难关    从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腹地到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深处,都有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嫦娥四号研制要闯过多个技术难关,特别...
      随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传回地球的高清照片中,着陆器和月球车身上各自的五星红旗,在深邃的太空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从嫦娥四号的诞生到地月空间的旅行,从着陆在永不可见的月球背面到月球车迈开脚步,嫦娥四号跨越...
  • “80后”站长王建平:我在祖国的西陲仰望星空2019-02-12
    “80后”站长王建平:我在祖国的西陲仰望星空
      2019年初,空气中提前有了春暖花开的味道。    目标地点,位于北京东北部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采访对象,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长王建平。    在赶赴采访的路上,我不断想象,一个80后的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会是什么范儿的?少年老成?成熟持重?孤傲高冷?    都不是。    初见面,王建平一把接过我们沉甸甸的摄像设备,扛在自己肩上。微黑的脸庞洋溢着笑容,眼镜片后是纯净透彻的目光,真诚、质朴和友善自然而然地流...
      2019年初,空气中提前有了春暖花开的味道。    目标地点,位于北京东北部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采访对象,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长王建平。    在赶赴采访的路上,我不断想象,一个80后的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会是什么范儿的...
  • 集智攻关为“嫦娥”“公车”专用本领大2019-02-02
    集智攻关为“嫦娥”“公车”专用本领大
    长三乙火箭总体研制团队创新提高火箭适应性工作纪实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可谓是嫦娥四号漫步月背之旅的开启者。而作为火箭总体设计、工程大系统间接口设计、大型地面试验组织实施和发射场系统指挥等重任的承担者,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总体研制团队,为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针对嫦娥四号探测器准时发射、准确入轨、入轨精度要求高的特点,火箭总体研制团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对以往的长三乙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和验证,通过大量扎实的总体研制和设计...
    长三乙火箭总体研制团队创新提高火箭适应性工作纪实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可谓是嫦娥四号漫步月背之旅的开启者。而作为火箭总体设计、工程大系统间接口设计、大型地面试验组织实施和发射场系统指挥等重任的承担者,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总体研制团队,为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作...
  •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奔月路漫漫 “嫦娥”无悔2019-02-01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奔月路漫漫 “嫦娥”无悔
      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落月瞬间,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掩面而泣,7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走到张熇所在的工作席后,紧紧握住了她的右手。    有评论说,这一刻,两代嫦娥人的手,握在了一起。这场大戏幕后的科研人员第一次作为主角走进公众视野。    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任务成功的背后,既有像叶培建这样多年奋战在月球...
      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落月瞬间,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掩面而泣,7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走到张熇所在的工作席后,紧紧握住了她的右手。    有评论说,这一刻,两代嫦娥人的手,握在了一起。这场大戏幕后的...
  • 跟月亮“打交道”的人2019-01-30
    跟月亮“打交道”的人
      欧阳自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走进欧阳自远的办公室,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外太空:墙上挂着嫦娥一号拍回的月球表面高清图,桌面、地板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地球仪、月球仪,书柜边放着画满星空的木版画年逾80岁的欧阳自远,身处其中,这些物件如同月球绕着地球一般,围绕在欧阳自远的周围。    前不久,嫦娥四号探...
      欧阳自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走进欧阳自远的办公室,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外太空:墙上挂着嫦娥一号拍回的月球表...
  • 探路24年,他让“北斗”上天入室2019-01-07
    探路24年,他让“北斗”上天入室
      24年前,蔚保国投身双星定位研究,从此进入北斗领域,先后带队完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工程等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和地面骨干系统建设工作。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即日起提供全球服务。   这是北斗建设的历史性时刻,也是无数为北斗系统奋战过的科研人员梦想成真的时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回顾二十多年的奋战...
      24年前,蔚保国投身双星定位研究,从此进入北斗领域,先后带队完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工程等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和地面骨干系统建设工作。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即日起提供全球服务。  ...
  • 载人航天精神: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2018-12-28
    载人航天精神: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
      1998年1月5日,中国北京航天城,我国第一批14名航天员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    2018年1月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之际,11名曾经出征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在北京航天城重温入队誓词,表达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拼搏奋进的信心斗志: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年,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航天前辈们坚...
      1998年1月5日,中国北京航天城,我国第一批14名航天员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    2018年1月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之际,11名曾经出征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在北京航天城重温入队誓词,表达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拼搏奋进...
  • 航海日记:睡湿床板、抓老鼠 远望7号工程师讲过去的事2018-12-17
    航海日记:睡湿床板、抓老鼠 远望7号工程师讲过去的事
      2018年末,最新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大海的路,这是它第8次驶向远洋。    在我这样第一次登船的人眼中,远望7号行驶平稳,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不少娱乐设施。然而,船上的一群老船员告诉我,如今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背后,烙印着一辈辈远望人曾经的艰苦历程。    电气工程师孟海辉:我曾三进三出夺命气旋    41岁的孟海辉是远望7号的电气工程师,负责的是全船的电力供应,至今已在远望号上工作了24年,大家都唤他老孟。    老孟是个工作...
      2018年末,最新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大海的路,这是它第8次驶向远洋。    在我这样第一次登船的人眼中,远望7号行驶平稳,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不少娱乐设施。然而,船上的一群老船员告诉我,如今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背后,烙印着一辈辈远望人曾经的艰...
  • 铁裁缝高凤林 为火箭“焊心”38年2018-11-26
    铁裁缝高凤林 为火箭“焊心”38年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班组组长,国家高级技师,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高凤林。   高凤林的额头至今留着一个圆形疤痕,他戏称开天眼。这是在一次攻坚任务中受的伤,碗口大的砂轮意外破裂,碎渣直接扎进了高凤林脸部。刚开始他没在意,在厂里的保健站缝合了伤口,但拆线后额头一直鼓着大包,一年多也没见好。    1999年高凤林受邀参加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栏目,当时的编导看到高凤林的伤口,介绍他去北京友谊医院熟知的外科医生那儿看看。医生本以为是异物...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班组组长,国家高级技师,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高凤林。   高凤林的额头至今留着一个圆形疤痕,他戏称开天眼。这是在一次攻坚任务中受的伤,碗口大的砂轮意外破裂,碎渣直接扎进了高凤林脸部。刚开始他没在意,在厂里的保健站缝合了伤口...
  • 北斗双星海上测控:成功处置卫星信号闪断2018-11-20
    北斗双星海上测控:成功处置卫星信号闪断
      星光点点,海天如墨。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伴随着伺服主操作手张博沉稳而洪亮的报告声,控制天线转动的两个码盘,在他手中转动着,无论船舶如何晃动,代表目标的红点始终被牢牢钉在显示器中心,这表示目标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11月19日2时7分,远在大洋深处的远望3号船USB主控机房内,参试人员聚精会神盯着设备,等待着北斗三号09组卫星刺破苍穹的那一刻。   跟踪相位正常上面级、卫星遥测锁定正常、测距正常,各岗位的信息第一时间汇聚到新任调度员邹辉慧这里。 ...
      星光点点,海天如墨。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伴随着伺服主操作手张博沉稳而洪亮的报告声,控制天线转动的两个码盘,在他手中转动着,无论船舶如何晃动,代表目标的红点始终被牢牢钉在显示器中心,这表示目标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11月19日2时7分,远在大洋深处的远望3号船...
  • 中国首位女“01”指挥员结缘北斗完成 “首秀”2018-11-06
    中国首位女“01”指挥员结缘北斗完成 “首秀”
      5,4,3,2,1,点火!调度中传来张润红铿锵有力的口令。11月1日,随着第四十一颗北斗卫星上天,张润红完成了她的01指挥员首秀,这更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由女性担任发射阵地01指挥员。谈到这个首秀与北斗系统结缘,张润红说,能够参与北斗全球组网建设,见证中国人自己的北斗系统走向全球,感到无比自豪。     坐镇西昌发射场指挥大厅最核心的位置,张润红的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一道道指令从她口中发出,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心里有底气,自然不会慌乱。张润红说,喊口令...
      5,4,3,2,1,点火!调度中传来张润红铿锵有力的口令。11月1日,随着第四十一颗北斗卫星上天,张润红完成了她的01指挥员首秀,这更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由女性担任发射阵地01指挥员。谈到这个首秀与北斗系统结缘,张润红说,能够参与北斗全球组网建设,见证中国人自己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