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金平:走在光学遥感的大路上2015-12-28
    贺金平:走在光学遥感的大路上
      贺金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研发中心一位年轻的设计师,2015年年初,一个好消息让她喜出望外——她的研究项目成功入选“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这不仅将助她实现更多遥感领域的梦想,还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知性优雅的女设计师。    遥感梦开始的地方    每一位接触过贺金平的人,都能感受到她身上那股鲜明的学生气质,喜欢质疑、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各类遥感图像处理方面的书籍,厚厚的演算纸上记录着她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
      贺金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研发中心一位年轻的设计师,2015年年初,一个好消息让她喜出望外——她的研究项目成功入选“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这不仅将助她实现更多遥感领域的梦想,还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知性优雅的女设计师。    遥感梦开始的地方  ...
  • 北京卫星制造厂郝春雨:守望夜空里的中国之星2015-11-26
    北京卫星制造厂郝春雨:守望夜空里的中国之星
    郝春雨(左)工作照  一身简单的工装,乌黑的头发打理得整整齐齐,刚刚四十岁出头的郝春雨,眼神中透着常人少有的沉稳和坚毅。    从一个懵懂少女,到航天电装领域的领军人物,过去二十多年,她出色完成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用信念和技艺守卫夜空中那些闪亮的中国之星。这些成就来自无数个日夜勤奋钻研的汗水,更源于儿时便燃烧着的航天梦想。    郝春雨的父亲是北京卫星制造厂的“老航天人”。在儿时的记忆中,最难以忘记的便是那扇神秘的大门。1989年父亲突然病逝,让她不得不提...
    郝春雨(左)工作照  一身简单的工装,乌黑的头发打理得整整齐齐,刚刚四十岁出头的郝春雨,眼神中透着常人少有的沉稳和坚毅。    从一个懵懂少女,到航天电装领域的领军人物,过去二十多年,她出色完成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用信念和技艺守卫夜空中那些闪亮的中国之星。这些成就来自无...
  • 精测妙控 “牧星”苍穹2015-10-26
    精测妙控 “牧星”苍穹
      以研究员李恒年为代表的科技专家接过航天测控事业的接力棒,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引领卫星在浩瀚太空稳定运行、经纬苍穹。  在群雄竞争中抢占优势  2007年初,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在即,而分属不同国家的2颗卫星占据了“北斗”预定的组网位置。  在谈判桌上,李恒年带领团队围绕外方专家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一个个寻求对策,提出共位需求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过反复协调、认真核算,提出的三方利益最大化选优方案得到外国专家一致认可,最终达到了共位目的,并现场签署了备忘...
      以研究员李恒年为代表的科技专家接过航天测控事业的接力棒,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引领卫星在浩瀚太空稳定运行、经纬苍穹。  在群雄竞争中抢占优势  2007年初,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在即,而分属不同国家的2颗卫星占据了“北斗”预定的组网位置。  在谈判桌上,李恒年带领团队...
  • 李恒年:身许国者何惧难2015-10-21
    李恒年:身许国者何惧难
      秋意渐浓时节,西北的甘肃省永昌县入夜后寒气袭人,但在很多老百姓的家中,却上演着相似的温馨一幕:家人围坐一起看着电视,享受着轻松快乐的时光……    连接他们与世界的,是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天线,俗称“小锅”。与“小锅”相对应,曾经的“大锅”直径超过1米,信号却不稳定。      许多当地人并不知道,“大锅”变“小锅”,他们的同乡、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研究员李恒年功不可没。2010年,李恒年改进广播电视卫星的精确定点控制技术,将卫星...
      秋意渐浓时节,西北的甘肃省永昌县入夜后寒气袭人,但在很多老百姓的家中,却上演着相似的温馨一幕:家人围坐一起看着电视,享受着轻松快乐的时光……    连接他们与世界的,是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天线,俗称“小锅”。与“小锅”相对应,曾经的“大锅”直径超过1...
  • 许其凤院士:大国导航“擎旗手”2015-10-19
    许其凤院士:大国导航“擎旗手”
      9月30日,西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次刺破苍穹,将1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向着服务全球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时,年近80的许其凤院士露出了欣慰笑容。  他是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星座方案设计者、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我国导航定位领域“国之大师”。  国内卫星导航技术的拓荒者  对于GPS在国内的发展应用,许其凤最有话语权。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卫星大地测量工作。80年代初期,他以敏锐的战略视角将研究方向转至卫星导航...
      9月30日,西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次刺破苍穹,将1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向着服务全球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时,年近80的许其凤院士露出了欣慰笑容。  他是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星座方案设计者、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我国导航定位领...
  • 高凤林:甘做航天焊接事业“孺子牛”2015-10-16
    高凤林:甘做航天焊接事业“孺子牛”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国为重,一次次攻克了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4月28日,高凤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此前,他还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以国为重、勇攀高峰,打造火箭心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是腾飞的引擎。20世纪90年代,为长...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国为重,一次次攻克了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4月28日,高...
  • “浦江一号”气场强大 一研究所自带干粮慕名而来2015-09-28
    “浦江一号”气场强大 一研究所自带干粮慕名而来
      9月25日,在距离浦江一号卫星发射还有四十分钟的时候,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的90后总装工人赵正恩站在专门配备的小凳子上准备拔掉脱插,一旁监督、记录并进行最后确认的检验师芦畅也是90后。他俩是浦江一号研制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两个,也是整个年轻队伍的缩影。总指挥赖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总设计师陈占胜在西安测控大厅,看着这一幕,回想起浦江一号的研制历程,三年间发生的故事像倒带一样在脑海里回放。  我要找到你,无论南北东西  浦江一号卫星自2012...
      9月25日,在距离浦江一号卫星发射还有四十分钟的时候,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的90后总装工人赵正恩站在专门配备的小凳子上准备拔掉脱插,一旁监督、记录并进行最后确认的检验师芦畅也是90后。他俩是浦江一号研制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两个,也是整个年轻队伍的缩影。总指挥赖京...
  • 新一代太空“牧星人”:李恒年2015-09-25
    新一代太空“牧星人”:李恒年
      以“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奠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初始轨道参数、飞临祖国各地上空的准确时间,都来自于陈芳允主持建立的卫星测控网。  世纪之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接力领衔我国航天测控事业,他主持开发的精密定轨系统,首次获得准确的卫星轨道数据——没有这些数据,就无法定位卫星的飞行轨道和位置,无法对卫星进行有效控制,卫星的应用价值,也就只能停留在“东方红一号”的发展阶段。  今天,驻陕某基地技术部研究员李恒年,再次把...
      以“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奠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初始轨道参数、飞临祖国各地上空的准确时间,都来自于陈芳允主持建立的卫星测控网。  世纪之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接力领衔我国航天测控事业,他主持开发的精密定轨系统,首次获得准确...
  • 欧洲火箭与宇航先驱:赫尔曼·奥伯特2015-08-28
    欧洲火箭与宇航先驱:赫尔曼·奥伯特
      赫尔曼·奥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赫尔曼施塔特。11岁时因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而迷上了星际旅行。1913年奥伯特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入伍,并曾在战争中负伤。  对星际航行的向往,促使奥伯特决定放弃医学,转赴海德堡大学攻读数学、物理和天文学,并将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到液体火箭的研究上。奥伯特阅读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包括齐奥尔科夫斯基著作在内的关于火箭和宇宙航行的全部著作,并与美国火箭...
      赫尔曼·奥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赫尔曼施塔特。11岁时因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而迷上了星际旅行。1913年奥伯特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入伍,并曾在战争中负伤。  对星际航行的向往,促使奥伯...
  • 欧洲火箭与宇航先驱:赫尔曼·奥伯特2015-08-28
    欧洲火箭与宇航先驱:赫尔曼·奥伯特
      赫尔曼·奥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赫尔曼施塔特。11岁时因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而迷上了星际旅行。1913年奥伯特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入伍,并曾在战争中负伤。  对星际航行的向往,促使奥伯特决定放弃医学,转赴海德堡大学攻读数学、物理和天文学,并将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到液体火箭的研究上。奥伯特阅读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包括齐奥尔科夫斯基著作在内的关于火箭和宇宙航行的全部著作,并与美国火箭...
      赫尔曼·奥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赫尔曼施塔特。11岁时因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而迷上了星际旅行。1913年奥伯特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入伍,并曾在战争中负伤。  对星际航行的向往,促使奥伯...
  •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2015-08-27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
      这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被誉为“民族英雄”、“20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还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享尽人间殊荣的同时,她甚至在月球上拥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又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事业的辉煌并未淡去天性中特有的温柔。每当心中涌起情感的热浪,她也会像普通女人一样泪流滚滚。2002年6月25日,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晚会在莫斯科举行。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将“人民友好使者”勋章佩戴在她的胸前时,她的双眼再一...
      这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被誉为“民族英雄”、“20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还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享尽人间殊荣的同时,她甚至在月球上拥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又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事业的辉煌并未淡去天性中特有的温柔。每当心中涌起情感的热浪,她...
  •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2015-08-27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
      这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被誉为“民族英雄”、“20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还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享尽人间殊荣的同时,她甚至在月球上拥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又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事业的辉煌并未淡去天性中特有的温柔。每当心中涌起情感的热浪,她也会像普通女人一样泪流滚滚。2002年6月25日,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晚会在莫斯科举行。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将“人民友好使者”勋章佩戴在她的胸前时,她的双眼再一...
      这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被誉为“民族英雄”、“20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还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享尽人间殊荣的同时,她甚至在月球上拥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又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事业的辉煌并未淡去天性中特有的温柔。每当心中涌起情感的热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