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役火箭的最大直径是3.35米,如长征二号丙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以及刚刚发射成功的长征七号火箭等。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很多人知道这是由我国铁路的隧道决定的。其实,这个数据还和马屁股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甚至说,火箭直径是由马屁股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火箭的直径和它的运载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如...
因海基测量的需要,1975年4月8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筹建指挥部正式成立,测量船、主码头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开启了中国航天人追梦深蓝的光辉篇章。 远望1号、2号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远洋航天测量船,分别于1977年、1978年建成下水,船长191米,型宽22.6米,高37.2米,满载吃水8.87米,满载排水量215...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能在其他星球上找到外星生命,将彻底改变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科学家们已经在宇宙中搜寻了数十年之久,但目前仍未找到存在外星生命的决定性证据。不过,两名科学家近日提出了一个公式,他们希望该公式能帮助宇宙生物学家识别出能够孕育生命的星球。 这两名科学家表示,通过寻找一系列的条件和化学成分,他们可以利用...
太阳系的行星里,很多科幻作家都偏爱木星。美,而且可怕。吸引力与恐惧感同样强烈。 但人类要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伸出双手,就不得不承受这片未知带来的恐惧。 以前,我们习惯叫木星为“保护者”,相信正是木星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彻底灭绝,因为它强大的引力场在很大程度上拦截了外侧轨道向太阳方向移动的小天体。如果那个位...
当风吹过地球上的沙地,它会产生两种模式:小的波纹或者大的沙丘。在火星上,似乎还出现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类型:大的波纹,但拥有被1米或者更远距离隔开的隆起。 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车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停留在盖尔陨坑的一系列沙丘上时,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模式。今年3月,他们在得克萨斯州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首次报告...
北京时间7月5日,跋涉27亿公里的“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然而,“朱诺”号并非造访木星的第一个探测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探测木星有哪些科学价值?为此,科技日报专访了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陈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