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垃圾”的产生和增长离不开人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入轨的太空垃圾是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号”,这是一个直径58.5厘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无线电脉冲的球体。 大如汽车小似药片 1958年,美国发射了首颗卫星“探险家1号”。之后几乎每个进入太空的航天任务都会产生新的残骸,当苏联把首个...
在不久前揭晓的2015全球十大航天新闻中,“世界首批全电推进商业通信卫星进入太空”位列其中。由美国制造的世界首批全电推进商业通信卫星——亚洲广播卫星—3A和欧洲通信卫星—115西B去年初成功发射,被认为是全电推进技术实现成熟应用的标志。那么,什么是全电推进?它对卫星产业的发展到底有多大魔力呢? 所谓全电推进,是指地球静止轨...
在引力潮汐作用下,宇宙星系间相互蚕食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借助于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了新的恒星流,为宇宙“暴力事件”的研究再添新证据。 “恒星流”是指当小星系靠近巨星系,在强大的引力潮汐作用下,逐渐扭曲、瓦解,并被拉成纤细而壮观的星流。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银河系恒星光谱巡...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天文学家发现,大多数小行星都会按照固定轨道运行,但也有一些特别“调皮”的小行星会出现失踪现象,然而关于小行星失踪的原因一直是个谜。据报道,在破解这个谜团方面,近日天文学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天文学家格兰维克和他领衔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分析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卡特里娜”巡天项目在8年时间里所拍摄的超过10万张...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CFA)的研究人员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2015年9月14日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双黑洞,可能同生于一个寿终正寝时爆发伽马射线的大质量恒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6年2月23日报道,CFA天体物理学家艾维·劳埃伯说:“这一宇宙...
彗星,是个人们认识了很久,却依旧还摸不透的天体。彗星携带有机物,其中还包括人们非常熟悉的酒精和糖。法国巴黎天文台的最新研究发现,洛夫乔伊彗星拥有21种有机物,包括乙醇和乙醇醛(一种简单糖类)。这些发现为解开地球的生命起源带来新的线索。 《说文》曰:“彗,埽竹也。”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亮的彗星与日月星辰迥然不同的外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