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巨黑洞向星际空间“撒”生命元素

08-29

  因撕碎和吞食恒星而闻名的超巨黑洞能向星际空间散布诞生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如氢、碳、氧和铁等。借助于“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和XMM-Newton卫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高速宇宙风,高速宇宙风将大量气体从两颗类星体中央刮走(从黑洞获取能量)。  研究负责人乔治·恰尔塔斯博士指出,测量的结果表明,在类星...

中国——火箭的故乡

08-28

  中华民族有充足的理由为祖先的智慧感到自豪——中国是火箭的故乡。这里所说的火箭,不是指用弓弩射出的、箭头上绑着燃烧物的火箭。据史书记载,中国产生喷气推进式火箭的年代应不迟于12世纪,距今已有800余年。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黑色火药配方,见于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581-682)所著《丹经》一...

世界航天发射中心

08-28

  世界航天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各航天大国相继建设了一些航天中心。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航天发射中心,如今已成为航天实力的象征之一。  拜科努尔:加加林从这里飞向太空  由原苏联在1955年建成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在哈萨克斯坦南部人烟稀少的半沙漠地区,占地近10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十分有利。  拜科努尔是原苏联功能最齐全的航天发...

科学家发现绕轨运行周期最短的星体:棕矮星

08-28

  根据一个瑞士研究小组利用设在法国和智利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以色列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发现,一颗绕恒星运转的棕矮星,沿轨道运行一周的时间只有30个小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轨道运行周期最短的星体。  据以色列国土报网报道,特拉维夫大学的马泽何教授和早克尔博士,利用他们发明的一项新技术,对来自名为HD41004星系的光进行演示...

火星上空的火卫一

08-28

  众所周知,火星拥有两颗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与火星比较它们非常细小和黯淡。图1左下角浅褐色模糊斑是火星表面,箭头表示的是火卫一,这幅照片是火星全球探测器Mars Global Surveyor MGS在2003年6月1日拍摄的。  火卫一在离火星约9380公里处环绕火星每天运行3圈,它具有不规则的马铃薯形状,沿3个正交...

太阳系第十颗行星之谜

08-28

  早在1859年,法国天文爱好者莱卡鲍尔就声称,他看到过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行星,如果这颗行星真的存在,水星稍微偏离预测轨道的进动就很好解释了。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曾经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的勒维叶认为,水星的进动是因为受到第十颗行星引力的作用,并将其命名为“祝融星”。他还计算出它的轨道,并预测了观测“祝融星”的最佳时间为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