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嘘!悄悄告诉你月球的小秘密2020-11-23
    嘘!悄悄告诉你月球的小秘密
      说起月球,每个人都有一箩筐与她相关的故事。她陪伴我们走过无数条小夜路,出现在几乎每一个睡前故事里,装点过千千万万人的梦境。她名副其实是我们最熟悉的地外天体了,也是我们人类迄今唯一踏足过的天体。   但其实,月球还藏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比如她的身世来历,这颗陪伴我们的美丽星球,究竟是怎么出现在地球身边的呢?还有不少尚未解开的谜团。   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月岩样本,为月球的身世提供了决定性线索。在那之前,科学家对月球形成的原因有各种猜测。   当时盛行...
      说起月球,每个人都有一箩筐与她相关的故事。她陪伴我们走过无数条小夜路,出现在几乎每一个睡前故事里,装点过千千万万人的梦境。她名副其实是我们最熟悉的地外天体了,也是我们人类迄今唯一踏足过的天体。   但其实,月球还藏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比如她的身世来历,这颗陪伴...
  • 嫦娥五号即将升空 “挖土”之旅或可改写月球历史2020-11-19
    嫦娥五号即将升空 “挖土”之旅或可改写月球历史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11月17日,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本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计划首次实现从月球的采样返回,把月壤或月岩等宝贵样品带回地球,届时将有望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地月之间平均单程距离约为38万公里,走一个来回将近80万公里,月球样品中究竟有哪些奥秘值得...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11月17日,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本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计划首次实现从月球的采样返回,把月壤或月岩等宝...
  • 奔向火星关键一步!天问一号深空机动“四大看点”详解2020-10-14
    奔向火星关键一步!天问一号深空机动“四大看点”详解
    探测器深空机动轨道示意图探测器调姿示意图图片:李贵良  10月9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至此,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变为能够准确被火星捕获的与火星精确相交的轨道。  在距离地球大约2940万千米的深空实施轨道机动,对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来说,此次变轨意义重大。未来,探测器将在当前轨道飞行约4个月后与火星交会,期间将实施两到三次轨道中途修正。  看点一:什么是深空机...
    探测器深空机动轨道示意图探测器调姿示意图图片:李贵良  10月9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至此,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变为能够准确被火星捕获的与火星精确相交的轨道。  在距离地球大...
  • 为什么天问一号要轨道修正和深空机动?2020-09-21
    为什么天问一号要轨道修正和深空机动?
      9月20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火星探测器需要不断地轨道修正和深空机动呢?  我们知道,火星虽是地球的邻居,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却在5500万到4亿千米之间不断变化,这远远超过了地月之间38万千米的平均距离。在选择火星探测窗口时,需要利用地球和火星每次靠近的机会,提前几个月发射,这种机...
      9月20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火星探测器需要不断地轨道修正和深空机动呢?  我们知道,火星...
  • 几万颗卫星就要上天, 但卫星互联网消费级终端还未成型2020-09-16
    几万颗卫星就要上天, 但卫星互联网消费级终端还未成型
      低轨道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从国家层面看,频率和轨位都是战略资源。正因如此,各国及各大商业巨头近年来纷纷发力卫星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领域风起云涌。  据外媒消息,9月初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最新报告显示,该公司计划每月定期发射120颗星链卫星。此前,SpaceX成功发射了第12批星链互联网卫星。  而在国内,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卫星工厂已在河北唐山开工。该项目初期工程建成后,将拥有年产100颗卫星的...
      低轨道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从国家层面看,频率和轨位都是战略资源。正因如此,各国及各大商业巨头近年来纷纷发力卫星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领域风起云涌。  据外媒消息,9月初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最新报告显示,该公司计划每月定期...
  • 火星上的水和大气是如何消失的?2020-09-01
    火星上的水和大气是如何消失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地球资源的开采力度逐渐增大,地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不可少。火星与地球一样处于太阳系中的宜居带内,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与地球类似的某些物理特性,引起了人类对火星探测的浓厚兴趣,火星多年来也一直被科学家们视为人类移民的首选星球。要想了解人类在火星上是否可以生存,就要了解火星的环境,而其中,水和大气是最为重要的两大要素。  大约在40亿年前,地球的近邻,红色星球火星,曾经历了温暖湿润的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地球资源的开采力度逐渐增大,地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不可少。火星与地球一样处于太阳系中的宜居带内,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与地球类似的某些物理特性,引起了人类对火星探测的浓厚兴趣,火星多年来也一直被科...
  • 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36天 “探火”还要迈几道坎?2020-09-01
    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36天 “探火”还要迈几道坎?
      8月28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累计飞行1亿公里。从7月23日成功发射算起,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36天。  相比环绕地球飞行、降落月球表面,飞向火星并非易事。这将是一次漫长的太阳系之旅,按照专家的估算,到达火星时,天问一号距离地球约1.95亿公里,实际飞行路程约4.7亿公里,整个过程中还要历经轨道修正、制动捕获等难关。  现在的天问一号,已经成为一颗人造行星,在地火转移轨道上,与地球、火星共同绕太阳公转,并逐渐远离地球,飞向火星。之...
      8月28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累计飞行1亿公里。从7月23日成功发射算起,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36天。  相比环绕地球飞行、降落月球表面,飞向火星并非易事。这将是一次漫长的太阳系之旅,按照专家的估算,到达火星时,天问一号距离地球约1.95亿公里...
  • 卫星的“亮”让天文台“无处可躲”2020-08-28
    卫星的“亮”让天文台“无处可躲”
      8月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呼吁,天文学家和数千个新的低轨道卫星的运营商必须携手,以防止低轨道卫星对行星、恒星和其他天体的地面观测产生毁灭性影响。  据《科学》报道,这份报告是一个名为SATCON1的线上研讨会的成果,约2个月前250名天文学家、工程师和运营商参加了会议。  所有光学和红外观测站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天文学家Anthony Tyson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而在美国国家光学红外天文学研究实验室天文学家Connie ...
      8月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呼吁,天文学家和数千个新的低轨道卫星的运营商必须携手,以防止低轨道卫星对行星、恒星和其他天体的地面观测产生毁灭性影响。  据《科学》报道,这份报告是一个名为SATCON1的线上研讨会的成果,约2个月前250名天文学家、工程师和运营商参加...
  • 火星为什么会“荧荧如火”?2020-08-27
    火星为什么会“荧荧如火”?
      火星为何忽明忽暗?  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khos,公元前100年左右提出了视星等的概念,用来标定天体亮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衍生,视星等成为了一个区间为[-38,36]的评价体系:数字越大代表越暗,数字越小则越亮。例如,从地球上看太阳亮度在-26.7左右,肉眼无法直视;但如果视星等比+6还大,就超过肉眼从黑暗中辨别光亮的极限。  对行星而言,距离地球越近、体积越大、太阳光照越强、表面反射越强,当然也就越亮,视星等越小。如果把五...
      火星为何忽明忽暗?  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khos,公元前100年左右提出了视星等的概念,用来标定天体亮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衍生,视星等成为了一个区间为[-38,36]的评价体系:数字越大代表越暗,数字越小则越亮。例如,从地球上看太阳亮度在...
  • 登陆月球后住在哪? 科学家把目光瞄向地下熔岩管2020-08-25
    登陆月球后住在哪? 科学家把目光瞄向地下熔岩管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把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变成现实。太空漫步、登陆月球、探测火星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未知的宇宙深空。近些年来,寻找宇宙中第二个人类家园成为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之一。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一梦想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行星科学家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岩管体积十分庞大,足以容纳未来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行星地质学家在火星的几个火山区域以及月球月海区域就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坑状结构,这些坑状结构与撞击坑的形...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把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变成现实。太空漫步、登陆月球、探测火星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未知的宇宙深空。近些年来,寻找宇宙中第二个人类家园成为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之一。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一梦想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行星科学家指出月球和火...
  • 关于火星生命探索2020-08-20
    关于火星生命探索
      从 20 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开始了对火星的空间探测,其中一个重要课题便是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火星拥有接近地球的表面环境,如河网体系痕迹、盆地峡谷、极区冰盖消长等,激发着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究。目前,围绕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有着许多争论,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探测研究。  1. 关于火星水体的探测研究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探测到火星有水存在的证据,则可以为火星存在生命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奥德赛探测器利用伽马射线分光计对火星北极进行了探测,发现火星大气中有微...
      从 20 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开始了对火星的空间探测,其中一个重要课题便是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火星拥有接近地球的表面环境,如河网体系痕迹、盆地峡谷、极区冰盖消长等,激发着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究。目前,围绕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有着许多争论,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探测研究...
  • 抵达火星有多难?2020-07-24
    抵达火星有多难?
      人类对地球的姊妹星火星的探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率先展开,后期日本、欧空局、印度相继加入这一行列。几十年来,火星探测成功率仅为一半左右。前苏联在1960-1988年间进行了近20次探测任务,但没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功率才达到三分之二左右。  那么,开展火星探测的难点在哪里呢?  第一,距离遥远。火星距离地球在5600万4亿千米之间,且变化区间大。地火距离和相对运动规律对方案总体设计、可靠性设计、计划管理等提出...
      人类对地球的姊妹星火星的探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率先展开,后期日本、欧空局、印度相继加入这一行列。几十年来,火星探测成功率仅为一半左右。前苏联在1960-1988年间进行了近20次探测任务,但没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功率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