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冥王星也许有个与其同龄的地下深海2020-04-02
    冥王星也许有个与其同龄的地下深海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科学家对其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视野号传回图像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冥王星表面下潜藏的海洋或许与冥王星自身一样古老,且厚达150公里以上。这一研究表明,液态水在太阳系边缘可能很常见。  2015年,新视野号发现,尽管冥王星距太阳约60亿公里,但其冰冷外壳下可能拥有一个液态水海洋。不过,这个海洋何时出现?现存多少液体?多少液体被冻住?一直是未解之谜。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行星科学家卡芙比尔森领导的团队最新研究或给出了...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科学家对其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视野号传回图像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冥王星表面下潜藏的海洋或许与冥王星自身一样古老,且厚达150公里以上。这一研究表明,液态水在太阳系边缘可能很常见。  2015年,新视野号发现,尽管冥王星距太阳约...
  • 风云一号背后的故事2020-03-23
    风云一号背后的故事
      风云二字由来已久。无论是《史记》的乘风云而上天,还是《后汉纪》的皆风云豪杰,都是助飞龙上天,借时势造人。我国自行研制的气象卫星也取名风云,可见国人对它的美好期待。  当年,风云一号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的空白,使太空中有了风云家族的一席之地,可谓意义非凡。  但风云一号的研制历史,却不是风轻云淡、风流云游,而真正算得上风起云涌、风靡云蒸。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风云一号背后不得不说的故事吧。  应该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
      风云二字由来已久。无论是《史记》的乘风云而上天,还是《后汉纪》的皆风云豪杰,都是助飞龙上天,借时势造人。我国自行研制的气象卫星也取名风云,可见国人对它的美好期待。  当年,风云一号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的空白,使太空中有了风云家族的一席之地,可谓意义非凡。 ...
  • “风云”气象知多少 2020-03-23
    “风云”气象知多少
      3月23日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气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像一个调皮的魔术师,变换着世间的阴晴雨雪、四季冷暖,总能带来令人称奇的风云变化。  观测天气气候变化,是人类最早从事的科学活动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气象观测的记录。相传我国在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卜辞中不但有天文、气象等方面的观测文字,还有预测天气的记载。汉代开始出现候风綄、铜凤凰等测风工具,明清时期已经建有专门的观象台进行较为专...
      3月23日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气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像一个调皮的魔术师,变换着世间的阴晴雨雪、四季冷暖,总能带来令人称奇的风云变化。  观测天气气候变化,是人类最早从事的科学活动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气象观测的记录。相传我...
  • 冰冷的月坑中,或许有可利用的水冰资源2020-01-21
    冰冷的月坑中,或许有可利用的水冰资源
      月球,一直有着许多谜团有待解开。  近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秋季会议上,行星科学家对于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内陨石坑中的化学物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以及利用这些化学物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研究人员称,该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这些化学物质能否成为未来登月任务的潜在资源。  这些化学物质是如何在这些陨石坑中保存下来的?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对其加以利用?这些潜在的可利用资源对人类探月来说意味着什么?带着相关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
      月球,一直有着许多谜团有待解开。  近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秋季会议上,行星科学家对于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内陨石坑中的化学物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以及利用这些化学物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研究人员称,该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这些化学物质能否成为...
  • 将太阳系一分为二的“守门员”并非木星2020-01-17
    将太阳系一分为二的“守门员”并非木星
      距太阳更近的岩石行星与在外太阳系的气态行星由不同物质组成。因为数十亿年前,婴儿太阳系被一位宇宙守门员一分为二,阻止了太阳系内外物质混合。此前有理论认为,木星客串了守门员角色。但一项新研究指出,木星或不足以担此重任,该守门员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环,处于目前木星轨道内,只是如今几乎空无一物。  20年前,化学家意识到,行星基本组成单元星子或更小的卵石的成分随行星与太阳距离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与构成陆地行星如地球的卵石相比,气态行星如木星的卵石富含更多有机分子...
      距太阳更近的岩石行星与在外太阳系的气态行星由不同物质组成。因为数十亿年前,婴儿太阳系被一位宇宙守门员一分为二,阻止了太阳系内外物质混合。此前有理论认为,木星客串了守门员角色。但一项新研究指出,木星或不足以担此重任,该守门员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环,处于目前木星轨道内,...
  • 描绘太阳磁场图景,帕克找到新“拼图”2020-01-07
    描绘太阳磁场图景,帕克找到新“拼图”
      从盘古左眼化作太阳的古老神话,到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的遥远传说,神秘莫测的太阳之火点燃了人类的各种想象,激发着古往今来不曾休止的探索欲望。  2018年8月,人类终于实现了触摸太阳的伟大梦想。具有历史意义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以下简称帕克由德尔塔4重型火箭发射升空,踏上了奔赴太阳的漫长征途。  如今,帕克离开地球1年多了,它已3次近距离接触太阳,创下了人造航天器的多项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人造航天器中的大哥。  近日,...
      从盘古左眼化作太阳的古老神话,到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的遥远传说,神秘莫测的太阳之火点燃了人类的各种想象,激发着古往今来不曾休止的探索欲望。  2018年8月,人类终于实现了触摸太阳的伟大梦想。具有历史意义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以下...
  • 未来20年天地通信要靠它!盘点实践二十号卫星“黑科技”2020-01-02
    未来20年天地通信要靠它!盘点实践二十号卫星“黑科技”
      12月27日晚,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实践二十号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实践二十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将全面验证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关键技术。  实践二十号卫星不仅是目前我国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研制过程中采用的众多黑科技也赋予它一身真功夫,可满足未来20年的大容量卫星应用需求。  黑科技一:最大、最长太阳翼  很多人都把太阳翼比作卫星的翅膀,不过它的作用可不是用来飞行,而是...
      12月27日晚,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实践二十号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实践二十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将全面验证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关键技术。  实践二十号卫星不仅是目前我国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量最重...
  • “数”说长五:5米腰身“灵活胖子”飞天的背后2019-12-30
    “数”说长五:5米腰身“灵活胖子”飞天的背后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事业的舞台就有多大。今天,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未来探月、探火、空间站等多个重大任务打下基础。  长五火箭是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位居世界前列。长五啥样?能力几何?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吧  5米腰身,变化多端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按照组合化、模块化设计思路,2.25米助推器模块、3.35米助推器模块以及5米芯级模块个性化组合就能组成不同构型,满足不同的发射需求。目前...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事业的舞台就有多大。今天,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未来探月、探火、空间站等多个重大任务打下基础。  长五火箭是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位居世界前列。长五啥样?能力几何?让我们来看...
  • 人因工程助力中国空间站2019-12-25
    人因工程助力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在功能、应用效益、建造技术、物资补给等重要指标方面,将可全面超越和平号空间站,达到或接近国际空间站水平;在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动力技术和运营效费比方面,我们将超越国际空间站水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在第四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透露。   同时,论坛主席陈善广指出:在人因工程学科支持之下,中国空间站定将为中国航天员和世界航天员提供一个温馨的太空之家,并且作出中国人原创性的成果。  虽然人因工程对大众来说是个陌生的科学领域,...
      中国空间站在功能、应用效益、建造技术、物资补给等重要指标方面,将可全面超越和平号空间站,达到或接近国际空间站水平;在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动力技术和运营效费比方面,我们将超越国际空间站水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在第四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透露。 ...
  • 颠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传统认知——揭开“黑洞之王”的神秘面纱2019-11-29
    颠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传统认知——揭开“黑洞之王”的神秘面纱
      追逐茫茫宇宙中那个遥远神秘天体,数百年来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11月28日凌晨,我国科学家宣布: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成功活捉一黑洞之王。这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宇宙神秘面纱正一点点向世人揭开。  事实有时候比小说更奇妙,黑洞最能真实地体现这一点,它比科幻作家想象的任何东西都更奇妙。霍金在其最后的著作《十问》中这样写道。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11月28日凌晨,我国科学家宣布...
      追逐茫茫宇宙中那个遥远神秘天体,数百年来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11月28日凌晨,我国科学家宣布: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成功活捉一黑洞之王。这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宇宙神秘面纱正一点点向世人揭开...
  • 29日天宇上演“四星连珠”罕见天象2019-11-29
    29日天宇上演“四星连珠”罕见天象
      据天文专家介绍,11月29日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将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  月亮,古称太阴,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作为太阳系的三颗大行星,土星有着指环王的美誉;金星在中国被称为太白,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木星素有巨人行星之称。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在本次天象中,土星、金星、木星都比较明亮。从亮度上来说,金星最亮-3.9等,木...
      据天文专家介绍,11月29日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将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  月亮,古称太阴,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作为太阳系的三颗大行星,土星有着指环王的美誉;金星在中国被称为太白,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
  • 火星之旅危险知多少2019-10-28
    火星之旅危险知多少
      宇航员前往火星的旅程并不像游客们前往瑞士那么轻松、惬意且自在,而是一段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的冒险之旅。执行火星探索任务的宇航员将不得不长期与深空辐射、微重力、幽闭空间、与世隔绝等压力作斗争。  毕竟,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宇航员到达火星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而返回地球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因此,他们必须做好准备,克服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挑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正努力在本世纪30年代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之前,降低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压力源协同...
      宇航员前往火星的旅程并不像游客们前往瑞士那么轻松、惬意且自在,而是一段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的冒险之旅。执行火星探索任务的宇航员将不得不长期与深空辐射、微重力、幽闭空间、与世隔绝等压力作斗争。  毕竟,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宇航员到达火星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而返...